放射科dr应用qc管理

放射科dr应用qc管理

ID:46442167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放射科dr应用qc管理_第1页
放射科dr应用qc管理_第2页
放射科dr应用qc管理_第3页
放射科dr应用qc管理_第4页
放射科dr应用qc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射科dr应用qc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放射科DR应用QC管理1小组概况在我院放射科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科室所有医护人员为组员的QC质量管理小组,健全科室各级管理制度,制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医德教育,确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提高诊疗质量。2选题理由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平板X线系统(DR)取代了传统X线设备,通过DR强大的质量控制模块后处理技术保证图像质量的稳定性,避免图像畸变、模糊与失真,提高甲级片率,大大减少疾病的漏诊和误诊,旨在提高DR应用能力、保证图像质量,提高甲级片率,减少疾病的漏诊和误诊。3制定

2、日标及可行性分析本院安装使用H立DR系统,经近1年的实践、探索,依据DR系统成像的特点,把其过程分为:信息釆集、信息输入与图像重建和图像后处理3个环节,根据3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细则与管理办法,经1年多的试用,收到良好效果。4现状分析及制定对策4.1信息采集4.1.1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使用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是整套DR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也是最昂贵的部件,对图像成像质量起关键因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商提供的维护手册要求定期进行探测器维护;熟悉其原理特性,切实做好日常维护,才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

3、获得高质量的X线检查影像。DR是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的控制下,采用探测器把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一种摄影技术。我科的DR采用的是非晶态硅型平板探测器,该探测器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表面一层为碘化艳闪烁体材料,第二层是以非晶硅为材料的光电二极管电路,最底层是TFT(大面积薄膜晶体管阵列)电荷信号读出电路。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当含冇人体信息的X线入射到闪烁体材料后,闪烁体发出与所吸收的X线成比例的可见光,然后山下层的光电二极管阵列收取这些可见光并转换为电荷信号,最后经底层的电荷读出电路将每个光电二极管所收

4、集的电荷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处理,产生数字影像。非品硅型平板探测器是X线影像信息的载体,也是影响DR影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与釆取的具体措施如下。4.1.1.1注意经常保持非晶态硅型平板探测器的清洁,防止平板上积灰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洁净度,破坏成像效果,造成误诊。在清洁时用干净的软擦布、中性肥皂液,不得使用任何腐蚀性的溶剂,磨损性的去污用干净的软剂或者抛光剂。4.1.1.2防震剧烈振动对平板探测器有很大影响,在操作中要防止与探测器外壳发生碰撞产生震动,尤其是检查床探测器。在与转运

5、床交接患者时,特别是接诊急诊患者时,极易发生转运床与检查床探测器外壳发生碰撞。4.1.1.3恒温温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平板探测器各像索输出的稳定性。我们保持机房内温度(22±3)°C,相对湿度40%〜65%,以达到适宜的环境温湿度。这也冇利于探测器的空气散热冷却。平板探测器如果置于温度、湿度过高的环境,可致信息读出错误,并可能损坏探测器。4.1.1.4校准按照要求1〜2个月做1次平板探测器的校准。平板探测器是精密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探测器矩阵的某一行或某一列的像素失效,在图像上表现为点状或细线状伪影,其

6、原因是在电场作用下导体中的电子发牛定向运动出现了空洞,丧失了原冇的成像功能。平板探测器的定时校准可以将失效的像素屏蔽。因此,探测器的定时校准是极其必要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应随时对平板探测器进行校准,如①整个系统突然断电;②图像出现伪影;⑧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导致平板探测器不能正常工作。4.1.2摄影体位不正确的体位摆放,在任何一台DR上都不会得到纠正。为规范体位的摆放,本科室除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外,还经常集体讨论标准体位。4.1.3摄影条件一般认为DR摄影拓宽了X线摄影条件的适应范I韦I,使人们往往误解为摄影条件

7、的选择已不再重要。实际上摄影条件的选择仍然是优质图像的决定因素。选择摄影条件受基木因素和可变因素的影响。患者是最重要的可变因素。选择X线摄影曝光条件的重要依据就是在摄影前仔细阅读申请单,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仔细观察病情。DR系统能够检出极强与极弱的信号,与传统摄影系统相比其摄影条件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但并不意味着摄影条件可随意选择0摄影条件过小则X线量子斑点增加,条件过大则X线吸收能力差的肢体部分,甚至全部肢体都不能正确显示。为此,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木科室DR系统的摄影条件。4・2信息

8、输入与图像重建4.2.1信息输入DR照片上患者的个人信息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需正确输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DR号。另外,对所拍摄的肢体部位、体位及探测器的放宣方向要逐一进行准确的信息输入,这是确保原始DR图像与实际患者被检部位左右相一致的第二个环节。4.3图像后处理工作站4.3.1图像后处理技术本DR系统图像后处理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图像反转、放大、标记、测量、黑白反转以及像素灰度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