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交流材料带着真实情感耕好扶贫“责任田”

扶贫交流材料带着真实情感耕好扶贫“责任田”

ID:46442235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扶贫交流材料带着真实情感耕好扶贫“责任田”_第1页
扶贫交流材料带着真实情感耕好扶贫“责任田”_第2页
扶贫交流材料带着真实情感耕好扶贫“责任田”_第3页
扶贫交流材料带着真实情感耕好扶贫“责任田”_第4页
扶贫交流材料带着真实情感耕好扶贫“责任田”_第5页
资源描述:

《扶贫交流材料带着真实情感耕好扶贫“责任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带着真实情感耕好扶贫“责任田乃中央关于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的精神,对我来说,留任就是信任、留任就是责任。作为党员,坚决响应中央号召,把总书记最牵挂、最担心的事情办好,是政治责任。作为五峰人,带领父老乡亲决战贫困、建成小康,义不容辞。我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安心稳神、潜心静气、务实重行,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如期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贴心聚力鼓士气,构筑贫困户的精神家园贫困户自卑认命、等靠要、脱贫技能缺乏比物质贫困更严重、更可怕。通过多年来的联村帮

2、扶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只有与贫困群众心贴心、心连心,构筑好贫困户的精神家才能充分激发贫困群众“潜在脱贫动能”。2016年底,我到扶贫联系点怀抱窝村走访调研,晚上与村里的党代表和贫困户围着火炕座谈。开始他们并不愿跟我讲心里话,认为县长到村里调研就是走过场、搞形式。后来,我和他们拉家常,谈自己从农民家庭一路成长起来的经历,并请老党员带头反映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大家才慢慢敞开了心扉。正是因为自己掏出实心、出于公心、辅以真情,从内心深处把贫困户当自家亲戚看,把帮助脱贫当作自家事来办,他们感觉有了精神支柱,才

3、有了发展动力。村里大操大办现象比较突出,村民们深恶痛绝,但都碍于情面难以抵制,很多贫困户好不容易脱贫,几场人情一送又回到了“解放前”。我们立即现场研究,制定村规民约,规定人情上限不能超过100元,采取村民签字同意,党员带头执行,违者全村通报等多种土洋结合办法,下决心根治了这只扶贫路上的'‘拦路虎”。政府、社会帮扶贫困户只是外力,脱贫的源动力还是取决于贫困户本身。为切实激发“想脱贫”的内生动力,一方面深入开展对打牌赌博、环境脏乱差、不尽孝道、脱贫等靠要等不良风气的综合整治,逐步刹住了歪风邪气,成功经

4、验被央视媒体进行了专访和宣传,有效把贫困群众引导到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另一方面组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在8个乡镇及重点贫困村开展巡回宣讲。各乡镇举办“村出列、户脱贫”表彰大会,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暨文明评选表彰活动达80余场次。深入学习从我县涌现出来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罗官章精神事迹,大力弘扬“宁可拼命刨,绝不等靠要”的自强自立精神,全县多名干部被表彰为湖北省、宜昌市扶贫开发先进个人,贫困群众中涌现了一大批“我脱贫我光荣”的先进典型,身边先进榜样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影响力得到

5、显著扩张。二、决心坚定奔小康,做强贫困户的产业家园发展产业是扶贫攻坚、建成小康的关键所在。我们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来推进扶贫产业,坚持'‘短中长”相结合,优选产业精准覆盖到户,连续两年整合资金1.5亿元以上,做实600余家专业合作社,确保每个贫困户拥有两个以上的脱贫产业。从管长远上来说,做强生态产业,推进绿色发展、转型跨越是根本。壮大现代农业。巩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让五峰农产品以品质品牌安全取胜,打造增收“金饭碗”。加快推进省级产业扶贫创新试

6、点,做实'‘专业合作式”产业扶贫,做强专业合作社300家,实现每村至少有一家以上专业合作社帮扶发展产业,强化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将脱贫人口绑定在产业链上稳定增收。整合涉农资金1.5亿元用于推进产业发展,实施旅游、茶叶、蔬菜、五倍子、中蜂、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对全县2.14万户贫困户全覆盖。积极推进“扶贫保”,探索建立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引爆生态旅游。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推进绿色项目和生态旅游产业,支持贫困户发展采摘园、农

7、家乐,推动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正着力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后备箱”特产采购点、民俗文化体验区、自驾游房车露营地以及多种户外运动竞技项目基地,夯实多元旅游经济发展基础。深入推进旅游+文化+农业+工业融合发展,持续创建中国自驾游第一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辐射所有的村收获旅游红利。做强工业支撑o县外五峰民族工业园加快完善重点基础设施,围绕''珠宝首饰、磨具磨料、军民融合、新材料”打造四大“产业园中园”,加快发展“飞地经济”,建成百亿园区,着力探索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模式。县内工业园突出吸纳贫困户就业、带

8、动居民增收,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农机具制造、特色民族手工业三大产业集群。打赢搬迁硬仗。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要求,全面推进易地搬迁工作,确保全县2732户8022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如期完成。完善搬迁后扶政策,将后扶产业的配套与集中安置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确保搬迁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能脱贫”目标。同时,统筹涉农资金10.5亿元重点推进“水电路气房网”等基础设施改善。三、匠心筑梦增福祉,建设贫困户的幸福家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