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分期护理效果研究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分期护理效果研究

ID:46442847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分期护理效果研究_第1页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分期护理效果研究_第2页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分期护理效果研究_第3页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分期护理效果研究_第4页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分期护理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分期护理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分期护理效果研究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分期护理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48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寒症患者根据病情分期测量皮温、周径、疼痛评分等护理措施,择期尽早实施介入手术治疗。另选取22例相同疾病患者实施常规外科护理作为对照,比较住院相同天数两组前后肿胀、温差、疼痛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周径的测量值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基本无变化(P>0.05)o观察组患处皮肤前后温差>2.5°C

2、则高达61.4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23±0.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5±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时下肢功能情况较对照组理想,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结论:分期同步护理可及时针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同分期的症状进行护理,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护理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介入科的一个急危重症之一,我科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如导管溶栓治疗、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成形

3、术,减少了外科手术的风险,降低了外科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上实行分期同步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实施分期同步护理干预,并与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只实施常规外科护理的22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对比,比较其同住院天数护理前后临床表现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64.85±15

4、.68)岁,患肢闭塞部位:骼动脉16例,股动脉14例,骼动脉伴股动脉9例,股动脉以下9例,共52条患肢,闭塞长度2~17cm,平均(8.50土3.21)cm,另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22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7.30±12.78)岁,患肢闭塞部位:骼动脉7例,股动脉6例,骼动脉伴股动脉6例,股动脉以下7例,共29条患肢,闭塞长度3〜15cm,平均(8.78±4.05)cm。两组在性别、年龄、闭塞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2皮温检查方法采用北京中慧天诚科技有限公司ZII9336数字皮温计,在室温32〜32°C让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平放。用笔标出患侧皮肤及健侧皮肤测量部位,操作者手持皮温机,测量探头以自然重力置于患肢皮肤,测量5秒,读出皮温值,每个测量点重复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同法测量对侧皮温。1・3疼痛强度评估法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代表无疼痛,10代表重度疼痛,病人自己圈出或说出能代表其疼痛强度的数值。1.4下肢周径的测量方法:病人取平卧位,用笔明显标示双下肢的鶴上10cm^韻下10

6、cm、踝上10cm处,用固定的软尺沿着标示点一周测量该点处的数值。1・5介入手术及辅助治疗法:采用seidinger法,经患肢同侧或对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行血管造影,确定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然后行血管扩张成形术,送入导丝,球囊导管至病变处分段行球囊扩张,然后再次造影。再次确定血栓的部位及性质,将溶栓导管或微导管(膝以下动脉)置于栓了近端或插入栓了中,短吋间(30〜60min)给予尿激酶进行术中溶栓,必要时置入血管支架,不成功可保留该导管于栓子近端,外端与皮肤同定,给尿激酶泵入,连续72h后行血管造影并检测凝血功能,达标后拔除动脉

7、导管和鞘管。期间口服波利维、西洛他呼等抗凝、抗血小板、扩动脉等药物。定期检测凝血功能。1.6护理1.6.1据急性肢体缺血分期(见下表)进行同步护理干预1.6.2术前护理在接触病人的第一时间和管床医生共同确定病人的疾病分期。I期、II期、III期病人可行介入手术治疗。详细讲解治疗方案、效果和安全性,需要配合的各项注意事项,如术后患肢的制动、制动期间日常生活护理要求、预防压疮、保暖的要求等,介绍介入手术成功的例子,减轻对介入手术的恐惧。常规进行踝肱指数测定,便于和术后比对。密切观察疼痛,患肢的周径,患者心电示波、末梢血氧饱和度、皮温的

8、变化。II期、III期病人要特别重视疼痛的护理,合理使用止痛药,鼓励病人表达各种不适。要求病人掌握口我评价疼痛程度方法。介绍溶栓抗凝药物副作用表现,如如何判断牙龈出血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脏器异常出血的观察,皮肤出血点、瘀点的观察等。IV期患者已经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