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研究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研究

ID:46450407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研究_第1页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研究_第2页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研究_第3页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研究_第4页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小儿急性腹泻患儿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0例常规治疗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结果思密达止泻的作用好,脱水纠正时间、治愈时间缩短。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vO.01'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显著。[关键词]急性腹泻;儿童;思密达;灌肠[中图分类号]R24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48-01小儿急性腹泻是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组消化道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

2、改变为其主要特点,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轮状病毒侵入小肠上部上皮细胞,破坏绒毛细胞脱落或细胞结构的吸收功能口]。它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导致患病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思密达在婴幼儿腹泻病的口服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口感黏涩,婴幼儿不愿服用,尚未达到预期疗效[2]。选取我院儿科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就诊的220例腹泻患儿回顾性分析,对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现将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220例。所有患者根据《中国腹泻病

3、诊断治疗方案》[3]修订诊断标准确诊。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男64例,女46例;平均年龄14.5个月;病程1〜3d平均1.2d。对照组"0例,男62例,女48例,年龄5~30个月,平均14.6个月,病程1~3d,平均1.4do所有对象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大便性状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均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给予常规饮食,均视病情轻重,给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有发热呕吐、呼吸道症状者对症处理,但均不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止泻药。观察组患儿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方

4、法:将思密达3g完全溶解在20mL0.9%氯化钠溶液中,吸入注射器,患儿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高5〜6cm,将“肛管”涂液体石蜡后排出气体,缓慢从肛门向直肠插入10~15cm,缓慢注入灌肠液,注毕拔出肛管,以卫生纸托住肛门不让灌肠液流出,保持0.5~仆,次/d,连用1~3d0疗程为3d,每次1~2片。对照组病例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纠正脱水、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并发症等常规治疗。用药期间严密监测两组患而用药反应及临床症状、症状好转、粪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正常等,所有数据记录存档,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1.3疗效评定参照1998年北京腹泻病学术会

5、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断疗效,(1)显效:用药三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或减少2次/d,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服药3天内,大便性状明显好转,次数等于或小于4次/d,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服药3天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次数大于4次/d,腹泻无改善,甚至加重。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应用X2检验。2结果经过治疗,两组均显示较好的疗效,其中对照组显效率67.3%(74/110),总有效率94.6%(104/110),对照组显效率32.7%(36/110),总有效率76.4%(84/110),

6、观察组除4例有便秘外,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d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v0・05)b表1两组疗效比较(n,%)注:与对照组比较,兀PvO.05。两组患儿在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每天1-2次)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见表2o表2两组排便次数与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的比较(天)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腹泻病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快,机体防御功能差,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进食较为频繁,1=1=1食物以液体为主,而胃肠道Sl

7、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如IgA,IgM)较低,胃肠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另外由于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酶活性偏低,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病菌杀灭能力较弱。这些都成为诱发腹泻的潜在因素。此病在人工喂养中的感染发生率高。其发病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病毒侵入小肠上部上皮细胞,破坏绒毛细胞脱落或细胞结构的吸收功能;②小肠绒毛缩短、变形、而陷窝上皮迅速增生,病毒脱落,新增生上皮细胞不能很快分化,无消化吸收功能;③双糖酶活性降低,肠道内水电解质转运失调,葡萄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渗透性的腹泻,导致肠道内环境变化,使正常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

8、境遭到破坏,大量肠液积于肠腔。由于人体肠道厌氧菌约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