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

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

ID:46450567

大小:107.0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3

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_第1页
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_第2页
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_第3页
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_第4页
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4216仁沐新高速公路LJ3标段第三合同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高速公路仁寿至井研段试验段LJ3标段(K30+580)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编制:复核:审核:攀枝花公路建设有限公司G4216仁沐新高速公路LJ3标段项目经理部二0一五年七月9G4216仁沐新高速公路LJ3标段第三合同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参与桥涵工程施工的所有技术员已熟悉了设计文件、图纸及有关资料,掌握了该工序的施工工艺及方法。2.施工场地的清理、挖掘,以及必要的平整场地等有关作业已完成。施工范围内的清除淤泥、有机物残渣原地面草皮等清理工作已完成。二、

2、主要施工机械、人员设备(一)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序号姓名岗位1李治勇现场施工负责人2郭纪明现场技术负责人3黄龙均施工安全负责人4刘科测量负责人5赵俊立试验负责人(二)施工主要机械及设备配置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装载机徐工50台12挖掘机VOLVO260台13运输车辆44压路机科特18T台15人工打夯机台16自动安平水准仪台19G4216仁沐新高速公路LJ3标段第三合同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三、施工方案及工艺1、严格控制台背回填施工程序。1)未对桥涵隐蔽部分进行防腐处理,不得对结构物(桥涵)进行台背回填。2)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不得对结构物(桥涵)进行台背回填。3)桥涵未形成

3、矩形四角受力结构(必须在支撑梁及盖板安装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不得进行台背回填。4)台背回填必须做好及时排水,基坑的积水必须排出,不得在水中进行回填施工。5)台背回填应两个(侧)台身同时对称填筑,同时在两侧(河底铺砌以下还包括内侧)对称回填,特别要防止对结构物形成单侧施压。2、严格控制台背回填原材料的质量1)台背回填原材料必须选用透水性、能配良好,能够充分压实的砾石土,不得用含有草皮、树根、垃圾、有机物及废弃混凝土块等回填,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2)未经实验监理工程师检测的填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3、严格控制台背回填施工质量1)、台背回填必须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

4、度为18cm,每填一层,检测一层,沉降差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方可填筑下一层。检查频率(每侧)每一层检测3个点,必须点点合格。2)为确保台背填筑沉降差满足下沉的要求,(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台背填筑时必须每一次进行观测,在陈降值低于2mm时,方可填筑下一层。(沉降差记录表见后附表)3)台背回填必须做到全方位压实,应配备足够压实碾机具和用于角落的小型压实设备。4)严禁桥涵基础超挖回填虚土。9G4216仁沐新高速公路LJ3标段第三合同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5)台背回填必须建立登卡制度(桥涵)台背回填管理卡,台背回填必须责任到人。6)台背回填填方内的边坡必须挖成台阶状,每层台阶高度不超过20cm

5、,台背回填土底部最小宽度距基础边缘不小于200cm,顶部为距翼尾端不小于200cm+1.5倍台高。7)在台背回填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填筑速度,防止路堤失稳。桥头锥坡应道地基沉降基稳定或预压结束后进行,以避免由于沉降而使锥坡裂缝变形。五、施工总结通过K30+580盖板涵台背回填的施工,依据现场检验结果,总结得出:1、台背回填施工前首先对涵洞隐蔽部分采取热沥青对涵洞隐蔽部分进行防腐处理。2、台背回填时应两侧对称填筑,且填筑厚度不应超过15cm。3、在台背回填过程中必须进行沉降差观测,沉降值小于2mm时才能进行下一层填筑。4、在台背回填填方边坡必须挖成台阶状,每层高度不得超过20cm,保证压

6、实到位。5、在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采用人工打夯机压实。四、质量管理与控制1、质量管理: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开展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建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并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附后)。9G4216仁沐新高速公路LJ3标段第三合同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2、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注重施工前和施工中的过程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对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和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以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①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对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均设质量管理点。

7、②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③做好施工班组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检工作。施工前对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施工中实行工序交接单制度,上道工序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交接,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④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六、安全组织保证措施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高效、优质地施工。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由主管生产工作的项目经理任组长;工地设专职的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