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

ID:46452735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_第1页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_第2页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_第3页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摘耍:“微博控”越来越多,微博时代已经到来,这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同时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杂糅的生态环境里,各种信息共存,真真假假很难分辨。微博本身既带来谣言同时又作为辟谣工具在发挥作用。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微博屮的谣言传播和辟谣机制。关键词:微博谣言辟谣互联网数据中心近日发布的《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称,微博用户总量约为3.27亿,微博用户成井喷式增长。基于快捷、互动性强的特点,微博迅速流行起来。随处可见的“微博控”们造就了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速而广泛。然而,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微博的出现为

2、谣言提供了温床。如今,在微博阵地上,造谣与辟谣的“战争”已经打响。一、微博中的谣言传播种类通过搜集整理近几年的资料,可以大致得出微博中的谣言传播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恶搞名人型;商业策划型;捣乱取乐型;制造恐慌型;传统媒体缺位型。二、微博谣言传播的原因分析谣言为何“偏爱”于微博?微博又为何能成为其加速器和温床?(一)微博具有“自媒体”和“人人都是媒体”的特征,使得谣言传播四处渗透,大为方便同时,微博也改写了传统的大众传播和人际沟通模式。在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中,情况则不一样。如果普通大众需要通过传统媒体传播某种信息,需耍通过多重监督和控制。很多微博网站为了吸引人流,并没有实行

3、“实名制”,进一步降低了普通公众进入的门槛,只要拥有一个手机或者电脑,接入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微博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及传播能力得到提高,使得信息流通更快、更自由。但这些因素也同时加速了谣言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二)微博具备免费、开放性特征如果仅仅只是传播速度快、广度宽两项特点,谣言传播并不如此可怕。正是由于微博自身不断培育了众多传播人群,成裂变乘方倍数增长。使用微博免费,人人可用,随处可用。同时微博信息限定于140个字符以内,便于手机用户转发,帮助人们度过许多碎片化的时间。微博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得用户形形色色,信息真假难辨,鱼龙

4、混杂。当一个微博使用者接收到一条“谣言”时,如果选择“相信”并传播吋,乘数传播效应便爆发出巨大威力。(三)由于微博具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群,同时可以互相关注互动,其实质为虚拟人际交往世界有人际交往出现,便具备市场商业价值,也常有不怀好意者加以利用,大肆炒作。当今,很多经济实体大到巨无霸公司,小到淘宝网店店主都开通了官方正式微博,寄希望于微博能拓展市场、进行微博营销。据报道,买卖微博“粉丝”已经公开透明化、市场化。古往今来,有利可逐的地方如果缺少监管必将产生负面影响。谣言便是其中之…。前儿年的“抢盐风波”过程中,便有一些投机商人推波助澜,将事态恶化。三、微博辟谣的作用原理(一)微博辟

5、谣机制产生的社会基础194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对“谣言”定义如下:“一种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但缺乏可靠证据支持的陈述或信念”o谣言具备传播速度快、广度宽及主观臆断,它对于真相的扩散以及人们得悉真相的机会存在着非常大的挑战。于是,辟谣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事后补救措施。微博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微博平台中利用碎片化吋间获取所需信息、表达自身情感、构建人际关系。在微博面前,人人地位平等,可以自由使用。然而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知识素养毕竟参差不齐,面对假信息,有些人可以利用自身判断能力去辨别并将其屏蔽,同吋也有人会误信,不辨真伪予以传播。微博可以成为谣言的温

6、床,也可以是用來控制并扼杀谣言的良药。人们原木就存在的知识差距将会潜移默化在微博谣言的传播中扩大,微博辟谣正是弥补知识差距扩大的一剂良药。微博作为互联网生态系统链中的一大成员,只有做好自我监督约束机制,加大口我把关与审核力度,才能更好地面对传统I口有体系的威胁挑战。这是微博辟谣机制的一大责任和使命。(二)微博的结构特性为辟谣提供了物理支持微博的魅力在于可以随时随地运用并通过@功能达到互动的效果。140个字符的限制,赋予微博迅速、即时的传播方式、草根平民化的原创平台、不限时空的信息交流。运用微博形成双向甚至多维人际关系,在关注和被关注Z间形成信息的分享和流动传播模式,通过@、转发

7、等用途功能能给大家营造一种开放口由的社交关系,在形成网民间信息交流同时也保证其信息的完整独立性。因缺少时空限制的发布传播、及“碎片化”特征和多维的人际关系网络,信息不可避免地遭受分离分裂。依据沟通漏斗原理,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心里想的是100%的东西,当你在众人面前、用语言表达心里100%的东西吋,这些东西已经漏掉20%了,你说出來的只剩下80%To同样很难做到用仅有140个字符的低信息容量去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从而导致必然的片面或信息源头断裂;而信息的裂变剧增和加速传播,更加剧了这种“碎片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