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件(人教版选修1)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件(人教版选修1)

ID:46455319

大小:1.10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23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件(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件(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件(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件(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件(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件(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帝国首相伊藤博文之间的对话。李:我们两国相邻,不必如此决裂,总须和好。伊:赔款割地,好比还债,债还清,两国自然和好。……李:台湾已是口中之物,贵国何必着急?伊:口中之物,尚未下咽,饥甚!这是一场恶狼与羔羊的谈判。甲午战争,中方战败,李鸿章被迫签下了耻辱的《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失败后,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请思考:1.中华民族如何应对民族危机?2.怎样才能在强敌如林的世界环境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

2、深1.背景:(1)《_________》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2)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华政治侵略与_________。马关条约经济掠夺2.表现:(1)经济侵略——以_________为主。①强迫清政府举借附有政治条件的巨额贷款。②争夺在中国_________和开采矿山的权利。③开设工厂。④开设_____。(2)政治侵略——瓜分中国。①强占租借地和划分“_________”。②美国提出“_________”政策。3.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银行势力范围门户开放资本输出修筑铁路【合作探究】1.“对任何条约、口岸或

3、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据材料,分析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中国有何影响?提示:(1)实质:分享其他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2)影响:使美国在华势力大增,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原因:(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经济:清政府的_________严重。(3)灾害:各地的自然灾害严重。2.措施:(1)增收:增

4、加旧税征收额度,加强_______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2)节支:降低官员薪俸,_________,节省军费开支。财政危机鸦片税裁减军队3.结果:(1)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2)使_________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使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合作探究】2.结合教材P126漫画和教材知识分析晚清时期“民众的痛苦”的原因。提示:帝国主义经济掠夺;沉重的捐税;官吏的压榨;自然灾害。阶级矛盾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1)客观条件:_____________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

5、资本主义发展。(2)主观条件: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_________”的呼声。(3)清政府放宽了对_________的限制。2.表现: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3.特点:资金少、_____小、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帝国主义侵略实业救国民间设厂规模4.困难:(1)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廉价商品竞争。(2)民族工业面临国内_________的压迫,承受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5.影响:(1)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______________开辟道路。(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

6、奠定了基础。封建势力发展资本主义【合作探究】3.假设我们生活在19世纪末期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面对民族危亡,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应该如何看待当时的局势?你会怎么做?提示:(1)19世纪末期,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如发展科学技术、改革、革命、走资本主义道路、实业救国等。(2)以救亡为己任是责任和义务,每一位热血青年和爱国人士都应该投身到这一运动之中。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提示:(1)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使日本终于实现了二十多

7、年梦寐以求的扩张目标,并把朝鲜变成入侵中国的桥头堡。(2)条约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加上后来“赎还”辽东半岛的款项,总共2亿3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清政府除了进一步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外债,而列强通过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3)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设厂,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特权,同样享有这项权利。甲午战争后,列强便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沉重打击了尚未成长的中国民族工商业,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4)四个新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航行特

8、权的攫取,使各国得以深入长江流域广阔地区,直接掠夺那里丰富的资源和倾销商品,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5)条约的割地规定,使中国失去大片土地,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