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设计总结

油罐设计总结

ID:46458382

大小:489.7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4

油罐设计总结_第1页
油罐设计总结_第2页
油罐设计总结_第3页
油罐设计总结_第4页
油罐设计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罐设计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壁厚增加:1冲击韧性降低,冷脆转变温度高。2易产生裂纹。3焊接难度增加。4焊缝或热影响区易产生裂纹。5因为现场无法进行退火处理,因而有最大壁厚限制。2.储罐分类按几何形状:(1)卧式圆柱形油罐(2)立式圆柱型油罐:a拱顶:带肋,无肋,网壳;b浮顶;c内浮顶;d锥顶:自支承式,桁架式,梁式;e悬链式(3)双曲率油罐3.立式圆柱型储罐分类:a.固定顶储罐:(1)锥顶储罐(2)拱顶储罐(3)伞形顶储罐(4)网壳顶储罐b.浮顶储罐:(1)外浮顶罐(2)内浮顶储罐4.锥顶储罐结构:a)自支承式:顶为圆锥形,载荷由罐顶自承,并且传递到罐壁。b)桁

2、架式:载荷由桁架承担并传递到罐壁,为了防止因横向载荷所产生的旋转,需要采用装入斜支承等措施。c)梁柱式:罐顶载荷由梁柱承担并传递到罐壁。梁柱按梁的弯曲理论设计5.储液损耗的危害(1)液(油品)数量减少,经济损失严重(2)储液(油品)质量降低(3)环境污染,危及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6.储液损耗的原因(1)内部因素(2)外部因素(3)温度(4)储罐承压能力(5)储罐气相空间(6)储罐密封程度(7)储罐的大呼吸和小呼吸7.储罐壁板用材的基本要求(1)强度:强度包括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2)可焊性:钢板的可焊性一般用两个指标来控制,一是碳含量或碳当

3、量,二是热影响区的硬度。(3)3.可焊性钢板的韧性—冲击功Akv(4)钢板的强度(5)钢板最低设计温度(6)钢板的时效性、晶粒度和使用状态的强度(7)钢板的厚度8.储罐建造基本要求(1)储罐容积:包括计算容积,公称容积,实际容积,操作容积(2)罐区的现场条件:a.建罐的地区温度b.风载荷c.雪载荷d.地震载荷e.地基的地耐力和地价f.外部环境腐蚀g.储存液体的性质,包括闪点、沸点和蒸气压,毒性,化学反应活性,腐蚀性,密度。9.(计算)回转薄壳的计算壁板厚度,环向应力,轴向应力,10.罐壁焊接方式:对接,搭接,混合式11.某些注意事项:(填

4、空)(1)焊缝不能只延着一个方向,要错开(2)两圈板纵向焊缝应错开1/3板长。(3)焊缝间距应大于等于500mm(4)各圈板之间的连接必须采用对接,且内壁齐平(5)对接钢板厚度大于6mm要开坡口。(6)采用套筒式搭接时,外侧角要连续焊,其焊角高度不小于焊缝上侧壁厚的2/3,且不小于4mm;对腐蚀性介质,仍采用连续焊。(7)壁板高度不小于1.83m。(8)钢板宽度下限:D>16.5m,h>=1m;D<16.5m,h>=0.5m(9)壁厚增加会导致韧性降低12.壁板厚度计算(变点法,定点法)定点法:储罐每层最大应力位置固定。13.壁板厚度设计

5、原则:①靠近罐底部的圈板按强度条件计算,靠近罐顶部的圈板按刚度条件设计②按强度条件设计的圈板应以该圈板上的最大环向应力计算③储存油品密度(即容重)比水小,则按静水压考虑;反之,按油品实际密度计算④中小型油罐的壁厚计算可采用定点法,而大型油罐多采用变点法。14.直径和高度的选择的设计原则:材料最省,设计费用最低。15.最大壁厚不超过40mm16.(计算)材料最省的容积(有密度的情况)且会推导Dh关系17.开孔补强:等面积补强,等强度补强。18.补强形状:环形(Dg250mm)19.拱顶:由瓜皮板和中心盖板组成2

6、0.某些注意:(1)瓜皮板块数一般为偶数(2)实际搭接宽度不小于5倍板厚且不小于25mm,一般采用40mm。(3)中心盖板搭在瓜皮板上,搭接宽度一般取50mm。21.罐顶曲率半径和罐径关系:R=(0.8~1.2)D22.固定顶罐的罐顶和罐壁的弱连接,要求焊脚高度不大于顶板厚度的3/4,且不大于4mm,内侧不予焊接。23.包边角钢尺寸的限制:(1)浮顶罐:D小于等于20m,最小尺寸为∠63×6mm;大于20m,为∠75×8mm。(2)内浮顶罐和拱顶罐:D≤20∠63×62048∠100×102

7、4.包边角钢的连接:对接和搭接,对于浮顶罐,必须朝外;对于固定顶或内浮顶罐,可朝外或朝内。25.包边角钢加强区面积:包边角钢以及包边角钢在罐顶及罐壁两侧的各16倍壁厚范围内的面积,称为加强区的面积。26.浮顶选择:双盘式:保温效果好,用于轻质油的储存,罐容小于5000立方米。单盘式:费用省,热损耗大,应用广,罐容小于5000立方米。27.浮舱为什么斜向外:有气泡,使浮船不稳定。28.浮顶附件:立柱,导向管,入孔,中央排水管,自动通气阀,紧急排水管,转动扶梯。29.导向罐作用:(1)防止浮顶转动或偏移(2)可做量油导管30.浮顶设计原则:(

8、1)要确定浮顶不沉没(2)单盘和储液间不存在油气空间(3)浮顶能保证结构完整性,不产生强度或失稳性破坏。31.抗风圈的作用保持在风载作用下保持上口圆度,以维持整体形状;还可做平台走道。32.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