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色素的提取与纯化【开题报告】

黑米色素的提取与纯化【开题报告】

ID:464585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5

黑米色素的提取与纯化【开题报告】_第1页
黑米色素的提取与纯化【开题报告】_第2页
黑米色素的提取与纯化【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黑米色素的提取与纯化【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食品科学与工程黑米色素的提取与纯化1.课题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黑米为我国著名的珍稀稻米,皮呈黑色,富含花色苷。黑色素可以作为天然的着色剂外,还可以与活性氧反应,减少和消除活性氧对生物体的伤害;具有强抗氧化性、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血清及肝脏中脂肪含量、抗发炎率、抗变异、调节免疫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本课题主要研究黑米色素的提取和纯化。经国内外学者十几年的研究,黑色素有以下几种提取方法:溶剂法提取、酶法提取、发酵法提取、超临界CO2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但从黑色素提取的质量、产率

2、和效率出发,本课题主要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目前对黑色素的纯化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纯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膜分离超滤法、液相色谱法等。其中,大孔树脂法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发展的处理技术,简单易行,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好和容易再生等特点。本课题主要研究大孔树脂纯化黑色素。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案主要内容:1、黑米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1.1单因素试验1.1.1pH对黑米色素提取率的影响1.1.2提取剂乙醇浓度对黑米色素提取率的影响1.1.3料液比对对黑米色素提取率的影响1.1.4超声波时间对黑米色素提取率的影响1.2正交试验2、黑米黑色素的纯化工艺优化研究2.1大孔

3、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筛选试验2.2大孔树脂动态吸附-解吸黑米色素条件的优化2.2.1上柱浓度对树脂吸附的影响2.2.2上柱流速对树脂吸附的影响2.2.3洗脱剂乙醇浓度对解吸的影响2.2.4洗脱流速对解吸的影响预期目标:(1)优化黑米色素的提取工艺(2)优化黑米色素的纯化工艺研究方案:一、黑米皮色素的提取(1)黑米皮粉末(过50目筛)→不同pH(0.5、1.0、1.5、2.0、3.0、4.0)条件→70%乙醇、1:25料比→放入超声波中超声40分钟→过滤→测吸光度(2)黑米皮粉末(过50目筛)→不同乙醇浓度(40%、50%、60%、70%、80%、90%)条件→PH为1.5、1:25

4、料比→放入超声波中超声40分钟→过滤→测吸光度(3)黑米皮粉末(过50目筛)→不同料液比(1:10、1:15、1:20、1:25、1:30、1:35、1:40)条件→PH为1.5、70%乙醇→放入超声波中超声40分钟→过滤→测吸光度(4)黑米皮粉末(过50目筛)→PH为1.5、1:25料比、70%乙醇→放入超声波→不同超声波时间(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条件→过滤→测吸光度(5)黑米皮粉末(过50目筛)→以上单因素实验做出的最佳参数为依据→提取1、2、3、4、5次→计算各次的提取率(6)黑米皮粉末(过50目筛)→以pH、乙醇浓度、料液

5、比、作用时间四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三个水平,按L9(34)正交处理→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二、黑米皮色素的纯化(1)不用浓度的粗提黑色素溶液(0.4mg/mL、0.6mg/mL、0.8mg/mL、1.0mg/mL、1.2mh/mL)→适宜流速过柱→70%乙醇洗柱→测吸光度(2)适宜浓度粗提黑色素溶液→不同流速(0.5mg/mL、1.0mg/mL、2.0mg/mL、3.0mg/mL)过柱→70%乙醇洗柱→测吸光度(3)饱和大孔树脂→不同乙醇浓度(50%、60%、70%、80%、90%),适宜流速洗柱→测吸光度(4)饱和大孔树脂→不同流速(1.0mg/mL、2.0mg/mL、3.0

6、mg/mL)→70%乙醇洗柱→侧吸光度3.课题进度计划:(1)2010年9月中旬至2010年10下旬,查阅相关资料,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撰写。(2)2010年11月初至2010年11月中旬,准备试验的材料与设备。(3)2010年11月中旬至2011年1月中旬,完成黑米皮中黑色素提取与纯化的实验内容。(4)2011年1月中旬至2011年4月初,结果统计,图表制作,完成课题研究和初稿。(5)2011年4月15日前,审阅、修改后完成毕业论文;ppt的制作。4.参考文献[1]陈雪峰,苏桂峰,周厌礼.我们黑色素微生物资源的研究现状[J].食品工业科技,2008,(6):316-319.[2]人

7、雁,张唯飞.花色苷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4):71-76.[3]王玉洁,符坚,刘楠等.重要的生物资源黑色素及其功能的性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25(1):12-14.[4]霍弗里特M,斯泰因比希尔A.生物高分子:第一卷木质素、腐残质和煤[M].郭圣荣,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51-273.[5]姚增玉.山杏种皮黑色素提取及其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姚增玉学位论文.2007,6-8.[6]应超.黑色食品中黑色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