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实习报告10p

物探实习报告10p

ID:46461548

大小:5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4

物探实习报告10p_第1页
物探实习报告10p_第2页
物探实习报告10p_第3页
物探实习报告10p_第4页
物探实习报告10p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探实习报告10p》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章实习目的和要求2一实习目的2二实习要求2第二章工作内容和方法4一工作内容4二工作方法4第三章收获及体会8第四章问题和不足9第五章致谢11第一章实习目的和要求一实习目的作为一名地质学校的在校学生,我们不仅应该认真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工作原理,更应该积极参加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以便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掌握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流程。而这次顶岗实习不仅是对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的加强和巩固,培养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野外施工的认识,培养我们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探索、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而且,通

2、过这次顶岗实习,有利于巩固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二实习要求这次顶岗实习中,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在野外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及工作方法。学习野外施工过程中的基本工作方法及大概工作流程。初步掌握地质野外勘察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能熟练的操作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专业勘察仪器,切实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及保证仪器安全的主要措施。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服从公司的工作安排,积极向老员工学习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野外施工过程中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方法及技术。有问题,及时向老员工请教。实习工作过程中,要将在学校中学到的各种专业知识付诸于实

3、践当中去,养成严谨认真、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争取早日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地质工作者。第二章工作内容和方法一工作内容此次我们的实习单位是山东中煤物探测量总公司电法队,实习地点是新疆伊宁市霍城县,工作的主要目的任务包括(1)查明测区范围内小窑采空区的分布范围(2)尽量查明测区内大的断裂构造的位置、产状和煤层的埋藏深度、起伏状态(3)查明测区内火烧区的分布范围。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工作的地质任务,我们的主要工作方法是:首先,利用GPSRTK放样进行野外地质测量放样;再在勘察范围内利用瞬变电磁法(PROTEM67)进行野外地下数据采集;最后,通过对

4、采集数据进行推导和反演,从而得到勘察结果。二工作方法(1)GPS—RTK放样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数字测图中。RTK技术是以载波相位双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由于应用RTK技术进行的实时定位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因此,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测量仍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之外,RTK技术已经可以应用于地形测图中的图根测量、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等。此次施工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GPS工具为中海达HD和南方S80、南方S82型号的GPS。这两种GPS的基本零件组成大致相似,均由发射电

5、台、卫星信号接收机以及GPS手部组成。基本工作方法也大致类似,在进行GPS——RTK野外放样的工作时,基本流程为:架设基站——坐标校正——野外施工。测量工作在此次瞬变电磁法施工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测量工作是此次野外施工的先行者,它的正确与否和精度直接决定了其它工作能否顺利进行。(2)瞬变电磁法本次瞬变电磁勘探拟采用大定源回线装置进行勘测,大定源回线装置布设大线圈作为发射线框,在距发射线框边框1/3距离用接收框接收电磁信号,其工作示意图如下:采用大定源回线装置有如下优点:a、此种装置能够在完成地质任务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b、受地面作物

6、影响较小,只需布设大线框就可以测量线框内部很多点,效率较高发射框(Transmitter)接收圈Receiver适合于大深度的面积测量,观测时发射框不动,接收在框内依次移动.大定源回线装置工作方式示意图LargefixedLoopConfiguration试验工作:在钻孔附近进行试验,主要试验选择发射频率、发射框的大小、积分时间和采用道数等仪器参数。施工方法:1、工作装置按设计要求的工作装置施工2、放置发射线框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发射线框的大小,测量人员放发射线框四个边,放线工人沿四个边进行放线。3、仪器发射发射线框接通后,仪器开始发射电流,

7、形成闭合回路,向地下发射一次场。4、仪器接收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要求,放出测点位置,将接受线圈放置到测点位置,接收机进行接收,采集数据,仪器自动保存数据。(三)、直流电测深工作本次直流电测深勘探拟采用等比对称四极,活动MN装置电测深法,AB:MN=10:1。电极距选择将保证测深点曲线尾支45°抬起,进入奥陶系地层内部。1、工作装置按设计要求的工作装置施工2、放线先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的极距,放置AB、MN四极的实际位置,放线员按测量的位置放线,砸电极、连接发射电缆。3、发射与接收仪器操作员检查线路接通之后,操作仪器发射,向地下供电,并测量电阻率

8、、记录,同时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单支曲线,改变发射、接收极距,获取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值,当在双对数坐标纸上连续出现三个点呈45°抬起,说明进入奥灰地层内部,该测点测量完成第三章收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