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

ID:46467157

大小:7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4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_第1页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_第2页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_第3页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_第4页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_第5页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_第6页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_第7页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_第8页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_第9页
资源描述:

《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梦的治疗技术之比较:释梦与“梦的工作”摘要:本文对两种运用梦作为材料进行治疗的技术进行了比较,认为释梦和“梦的工作”都将梦当作具有临床意义的材料,在治疗上加以运用是富有创见的。但是,二者又有很大不同。释梦通过梦探索无意识,“梦的工作”则通过梦來重构、整合人格和经验,二者在技术细节上存在很大不同。总之,二者都是富有创意的技术,且具有独特的治疗意义。关键词:释梦;梦的工作;精神分析;完形疗法中国人最早关注梦,并认为梦是有意义的,或具有某些象征意义,或可以预示未來。从《左传》到后來的古籍中都有大量关于梦的记载。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中国人的始祖黄帝也

2、曾做过一个梦,梦见大风扬起漫天风尘,有人手持千钧之弩,驱赶万千牛羊。黄帝不解,于是请人解梦。及至后来渐成体系,如周公解梦。然而让梦“举世瞩目”者,当推弗洛伊德。在心理治疗中,有两种利用梦來治疗的技术。一是精神分析学的释梦,二是完形疗法的“梦的工作”。两种技术都从梦入手,但是路径各有千秋。一、两种治疗技术的共同特征作为一个抑郁症患者,作为一个善于反省的犹太学者,弗洛伊徳曾经常常咀嚼自己的梦,每天用半小时的时间记录和分析自己的梦,结果发现了梦并非荒诞不经的,相反,梦具有临床意义。于是他创立了释梦学说,该学说后来成为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看家木领。从此,精神分析学

3、者没有不重视梦的,更没有不会释梦的。完形疗法的代表人物皮尔斯(F.S.Peris)曾经追寻过弗洛伊德,据说他有一次得意地开着自己的快艇去德国拜谒他心屮的偶像弗洛伊德,不料弗氏对他十分冷淡,让他吃了个闭门羹,从此皮尔斯决心与弗氏分道扬熊,后来果然自立门户,自成一家。由此可见,二人创立的门派与技术既有“渊源”,又有“不同”。必须承认的是,皮尔斯实乃奇人,他既发明了“空椅技术”,又创立了“梦的工作”技术;而“梦的工作”确实超越了弗洛伊德的释梦技术,成为另一种新的技术。我们可以看到释梦与“梦的工作”在以下方面是冇共同点的。首先,释梦与“梦的工作”都将梦看作有临

4、床意义的心理活动。有的人认为梦是一种荒诞的、破碎的、没有意义的幻像,分析梦是徒劳的,甚至是迷信的。但是精神分析学不这样看,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潜意识,是被压抑欲望的补偿性满足。他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显梦是梦的具体内容,隐梦则是藏在显梦背后的来自潜意识的真实动机,释梦就是将显梦解析成隐梦的过程,所以,梦是通向潜意识的大道,梦的理论在精神分析学说中处于中心位置[1]。在荣格那里,梦是没有伪装的集体潜意识直接而完整的表达,释梦包括自由联想、放大、意识情境分析等技术⑵。完形疗法的“梦的工作”同样认为梦是冇意义的。皮尔斯认为梦是人格的投射,梦中的人、物

5、等各个部分代表人格的各个侧面,因此,“梦的工作”就是以梦为材料,通过角色扮演将梦中的情境呈现给意识,让梦中的各成分被做梦者重新体验,从而使人格得到扩充和整合[3]。实际上,完形疗法的“完形”就是指个体经验的重新组织,从而可以重构一个健全的人,所以,完形治疗就是一种重新结合的过程,使个体接受他人格中所逃避或丢失的方面,以达到重新整合的目的。因此,皮尔斯认为“梦的工作”的基本目的就是发掘梦者与人格各个方面接触交流的可能性,使他觉察、接受、吸收自己人格的各个部分,从而达到人格整合的目的。其次,二者都将梦看作可以用来治疗的重要材料。对弗洛伊德来说,早年他主要用

6、催眠技术,后來改用自由联想,外加释梦。在他看来,自由联想与梦都是通向患者无意识的通道。治疗师只有通过自由联想和梦,才能发现患者无意识中的情结。而只冇发现了患者无意识中的情结,才能消除患者的症状。据说,弗氏木人就是通过坚持两年半的时间分析自己的梦,使得口C的抑郁症得以痊愈的。荣格可能更加重视运用梦来进行治疗。他认为梦更加真实、自然、未加修饰、没有扭曲地反映了无意识。荣格甚至坚信梦可以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在他的一个案例中,他曾经提醒一位在梦屮梦见自己轻飘飘登上山峰的登山爱好者,要他小心为妙。不久,那位登山者果然在一次登山事故中身亡。因此,在精神分析学那里,

7、我们可以看到释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很难想像一位真正的精神分析学者不会释梦。在多年前对梦的内容分析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梦中的内容与白天的情绪冇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与抑郁情绪关系最明显。也就是说,通过梦可以预测个体的抑郁水平[4]。另外,在我们在对一个中度抑郁来访者的梦境分析中发现,他经常梦见幼年时的人与物,在追溯其早年生活经验后,果然发现他在幼时遭遇过精神创伤,这些早年的情结居然一直会在他的梦中出现。完形疗法的“梦的工作”与“空椅技术”带有神奇的、戏剧性色彩,更是令人眩FI。“梦的工作”这种技术不仅引人入胜,同时也以它的人格投射和经验整合的力量给来访

8、者带来豁然开朗的领悟与柳暗花明的震撼。这种技术对经常被恶梦缠身的人特别有效,对患有某些心理障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