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胡同文化》教案

第1课《胡同文化》教案

ID:46467901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第1课《胡同文化》教案_第1页
第1课《胡同文化》教案_第2页
第1课《胡同文化》教案_第3页
第1课《胡同文化》教案_第4页
第1课《胡同文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课《胡同文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胡同文化汪曾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读全文,了解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理通作者的行文脉络。2、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二、能力目标1、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2、通过品读,体味本文京味语言的特色,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三、德育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2、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教学难点:品味胡同的文化韵味,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教学方法:1、跳读法。本文篇幅比较长,

2、但是语言比较浅白,适合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2、分组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不仅训练了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助学习的氛围。3、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精神集中,提高学习效果。4、朗读法。语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让学生读出其中的一些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时间:2课时预习:1、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2、再读课文,理通作者的行文脉络,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并思考

3、以下问题:(1)、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内涵是什么?(3)、作者对胡同文化有着怎样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京味儿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和“六尺巷”的故事。二、作者简介本文是汪曾祺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过去,北京每两排院落之间必会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织成荟萃的北京城。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原因。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分段及段落大意(课件)第一部分(1一5)介绍北京的胡同。第二部分(6一12)胡同文化的特征。第三部分(13一15)

4、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四.研读第一部分,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第一部分介绍北京的胡同。那么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胡同的,胡同有哪些特点?同学们前后位组成一组,用跳读法来快速阅读第1到第4自然段,共同讨论,找出文中描写胡同特点的词句,然后每组派一位同学来回答。(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答: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胡同的取名奇,有各种来源。胡同数不清。胡同总是安安静静的。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的。)总结:胡同方正、取名奇且来源多、胡同数量多、安静、与四合院是一体的。(补充:“胡同有宽有窄。胡同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

5、了北京人的思想。)(补充:“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总结: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最后总结:(出示课件)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2)、取名:奇(3)、数量:多(4)、环境:静五.研读第二部分,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大家已经知道这部分阐述的是胡同文化。请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如果你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处世原则和价值观念?(生答:封闭、安逸、悠闲······)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到底胡同文化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课文来看一看。第六自然段讲“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那这一段讲的是

6、胡同里的人的什么观念?(生答:居住观念。)第七自然段讲“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从这些可看出,本段讲的是······(生答:交往观念。)第八自然段讲“北京人易满足,对生活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大腌萝卜”、“米虾皮熬白菜”等就知足了。那么本段讲的是胡同文化的什么文化?(生答:饮食文化。)第九自然段讲“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闹学生”、“过学生”,却“与他们无关”。那这些讲的又是什么呢?(生答:胡同里的人的处世态度。)第十到十二自然段阐释的是胡同文化的精

7、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作者是通过哪两件事来写胡同文化的“忍”的呢?(生答: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件小事,打嘴巴事件。)那么从以上的这些总结,可知道胡同文化包括以下内容:(出示课件)胡同文化:(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居住观念(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交往观念(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饮食文化(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处世态度(5)、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课文第六段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那胡同文化五方面的内容是如何体现其“封闭”的?(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北京人的窝既不是“金窝

8、”,也不是“银窝”,房屋大都很旧,甚至还经常坍塌。然而他们却不忍割舍。那是因为他们世代住在那里,住惯了,恋旧,图安逸,所以才不愿搬,不愿意离开他们那一亩三分地,最终亦会是固步自封。如此思想,是保守的、落后的,是封闭的。(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独门独院是很安静,但也不利于交通,不利于交往。“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但是平常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