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草原合理利用原则及管理措施

浅论草原合理利用原则及管理措施

ID:46469043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草原合理利用原则及管理措施_第1页
浅论草原合理利用原则及管理措施_第2页
浅论草原合理利用原则及管理措施_第3页
浅论草原合理利用原则及管理措施_第4页
浅论草原合理利用原则及管理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草原合理利用原则及管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草原合理利用原则及管理措施摘要:草原的合理利用就是依据草地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原理,通过科学的草畜配套、利用制度和草地培育等,建立起一套综合的经营草地制度。也可以说,草原的合理利用就是保护一建设一利用草地的系统工程。草原合理利用是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就以草原合理利用的原则和管理措施做一探讨,观点拙劣、仅供参考关键词:草原合理利用;原则和管理措施1草原合理利用的必要性草原是可再生资源,如能按照自然规律,从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草原的生态环境出发,对草原进行科学利用,

2、将会不断生产出生产生活资料。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将造成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和碱化。长期以来对草原资源的掠夺式经营,使我国的草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1930万公顷草原被开垦,90%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有的已严重退化,完全不能利用。长期的科研和实践表明,合理放牧利用,是保护草地、防止退化的最有效、最经济和最实用的措施。草地一旦发生退化,就要花必合理放牧管理多几倍、十几倍的努力才能恢复,尤其在干旱草原或荒漠,使退化草地完全恢复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加强草原管理,合理利用草原2草原

3、合理利用原则2.1明确草原生产性能,正确进行经营管理草原生产具有牧草生产和家畜生产两个过程。因此,在经营草原生产时,一定要把牧草生产和家畜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牧草为基础,家畜为手段,畜产品为目的,全面安排。在保持并提高牧草生产的条件下,争取获得量多质优的畜产品2.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草原生产优势安排草原生产需要更多地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草原类型和它的组合特点,建立合适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形式,并采取不同程度和内容的农林牧结合方式,有效地利用作物副产品、林木和牧草,进一步提高牧草和家畜的生产

4、2.3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草原的光、热、水、土等非生物因素和牧草、家畜、微生物等生物因素,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纽带,互相联结、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共同构成草原生态系统。只有在牧草、家畜和微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大体上保持平衡,才能达到草原“生态平衡”。草原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趋于相等3草原合理利用的主要管理措施3.1合理的载畜量草原的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条件下,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草原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草原承包经营者应当

5、合理利用草原,不得超过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载畜量;草原载畜量标准由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超载放牧给草地和畜牧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1)草地发生退化;(2)牲畜采食量降低;(3)家畜的体况变差;(4)家畜的生产性能降低,每头家畜的产品产量减少;(5)导致单位面积畜产品数量减少因此,各地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条件,对辖区内的草原资源进行载畜量测定,并规定适宜的载畜量标准。放牧强度是指草原上牲畜利用草原的轻重程度,即采食和践踏牧草的程度,由放牧牲畜的头数、放牧时间和牲畜体重三个因素决定,放牧强度有以下

6、4种情况:(1)过轻。长久不放牧或放牧的牲畜头数大大低于草原的载畜能力,结果是隔年枯草倒伏、腐烂、杂草丛生(1)适当。牲畜放牧头数与草原的载畜能力相适应。结果是草原植被正常、生产旺盛、无水土流失冲刷现象(2)稍重。牲畜放牧头数略超过草原的载畜能力。结果是草原产量降低,造成水土流失(1)超重。放牧牲畜的头数大大超过草原载畜能力。结果是熟土尽失,母质暴露,优质牧草大量减少,毒草丛生,甚至失去再生能力3.2均衡利用草原3.2.1❷m宜放牧时间放牧时间应考虑牧草生长的高度和发育阶段及草地组成的植物成分,放牧时间过早或

7、过晚,一方面影响草地发育状况,另一方面影响牧草的饲用性能。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植物种类及形成一定草层特性的能力不同,规定一个固定的放牧时期是不可能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3.2.2划区轮牧划区轮牧是一种科学利用草原的方式,是根据草原生产能力的放牧畜群的需要,将放牧场划分为若干分区,规定放牧顺序、放牧周期和分区放牧时间的放牧方式。为了提高轮牧区中草场的利用率,可采用放牧习性差异较大的不同畜群,依此利用同一草地。如牛群放牧后的牧草再放牧羊群,羔羊放牧后再放牧母羊等。这种更替放牧可提高载畜量5%,甚至提高38%-4

8、0%3.2.3合理配置畜群由于家畜种类不同,其生活条件、采食习性各有差异,因此必须分别组群才能妥善管理。即使同种家畜,由于年龄、性别、强弱的不同,采食习性及管理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同种家畜也应分群。在不同家畜内亦实行“公母分群”、“大小分群”、“强弱分群”,以便管理和充分合理利用草原3.2.4改变家畜饲养方式国家提倡在农区、牛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实行牲畜圈养,减少因牲畜过度践踏草原而导致植被破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