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

浅论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

ID:46469670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_第1页
浅论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_第2页
浅论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_第3页
浅论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_第4页
浅论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高职院校《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摘要: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及教学目标,名称叫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施工组织》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具体的观点和实施方法,教学效果良好,使学生走向更广大的就业市场,本文就课程的教学理念、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进行探讨。关键词:高职施工组织教学改革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遵循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我院设置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其要求学生掌

2、握建筑施工一线技术、管理所必须的应用知识,面向建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良好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自我学习能力,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对专业核心能力之一“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要求,本课程以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监理等岗位为出发点,以工程决策、设计、建设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为主线,积极与企业合作,按照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工作过程设计典型工作流程,通过工学结合的情境设计、分组实施,使学生能够进行施工准备,编制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以及资源供应计划,

3、绘制施工平面图,且能够指导现场的实施、控制和组织管理,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和总结以及自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通过在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守规程、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以及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本课程教学中融入了建筑行业中施工员、监理员等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既保证本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能体现“三性”: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任务项目的实用性、综合实训的可操作性,便于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也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达到上述的教学要求,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对于目前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体会。

4、1定位高职教育,增加实践教学2004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职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强调: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一名一线高职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其所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就是知识与技能兼具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上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一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其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够解决实际生产问

5、题的劳动者。由此看出,我国高职高专的教育,其培养目标从本质上有别于本科教育。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计院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传统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特别需要技术与知识融合的应用型人才,而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为代表的用人单位,主要是胜任本单位面临的综合技术与管理工作。因此,高职教育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不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而强调实践性环节。为实践“应用型”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工程施工、组织管理、验收等作为重点授课内容,并增强实践性环节,为学生提高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提供良好平

6、台。2以工程实践为背景,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以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为原则。传统施工组织课程,大多以基本理论为基础来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乏味,以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中容易存在理论与工程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忽略了基本理论在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存在对理论阐述不清、致使学生无法接受和消化理解的现象。为此,我们需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目前,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该课程内容选取有建筑施工组织的概论、施工准备工作、流水施工原理与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及应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等。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7、,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选用先进、适用教材,逐渐尝试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等教学相关资料,内容适度且角度新颖,符合课程的设计要求。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以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为主体,转变为以工程实践中的思想方法和观念更新为重点。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1组织课堂专题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课堂分组讨论某些特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