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补充案例

第3章补充案例

ID:46469695

大小:315.6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4

第3章补充案例_第1页
第3章补充案例_第2页
第3章补充案例_第3页
第3章补充案例_第4页
第3章补充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章补充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章补充案例案例3-1定义学生类一、案例描述1、考核知识点编号:00103002名称:类和对象2、练习目标Ø掌握类定义的方式Ø掌握如何在类中定义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3、需求分析在面向对象的思想中最核心就是对象,在程序中创建对象的前提是需要定义一个类。为了让初学者掌握类的定义方式,本案例将设计一个表示学生的类,该类具有表示姓名的属性name和表示年龄的属性age,同时还具有表示说话行为的方法speak(),用于输出学生的姓名和年龄。4、设计思路(实现原理)1)使用class关键字定义一个表示学生类型的类,类名为Student。2)在Student类中定义两个成员变量name和age,分别

2、用来表示姓名和年龄。其中,name的数据类型为String,变量age的数据类型为int。3)在Student类中定义一个表示说话行为的speak()方法,用于输出学生的姓名和年龄。二、案例实现classStudent{Stringname;intage;voidspeak(){System.out.println("我的名字是"+name+",今年"+age+"岁");}}三、案例总结1、Java语言严格区分大小写,class和Class是不同的,在定义类时只能使用class关键字2、在Student类中,成员变量name是String类型,String表示一个字符串,后面的章节会详

3、细讲解3、思考一下:自己定义一个手机(Phone)类,在类中定义品牌(brand)和价格(price)属性,定义打电话的call()方法,代码如下所示publicclassPhone{Stringbrand;doubleprice;voidcall(){System.out.println("hi,howareyoudoing");}}案例3-2同一对象被多个变量引用一、案例描述1、考核知识点编号:00103003名称:对象创建与使用2、练习目标Ø掌握如何创建类的对象Ø掌握如何使用两个或者多个变量引用同一个实例对象。3、需求分析在程序中,一个对象可能在多处使用,这样就可能需要有多个变量

4、来引用这个对象。为了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对象的创建和使用,本案例将基于案例3-1,创建三个学生对象,它们的引用变量分别是s1、s2和s3,首先分别使用s1和s2引用,为name和age赋值,然后调用speak()方法,最后将s2变量赋值给s3,s3也调用speak()方法。4、设计思路(实现原理)1)编写Example01类2)在main()方法中,创建Student类的第一个对象,其引用变量为s1,使用s1调用name和age变量分别为它们赋值为“张三”和“19”,然后调用speak()方法。3)创建Student类的第二个对象,其引用变量为s2,使用s2分别为name和age赋值为“

5、李四”和“20”,然后调用speak()方法。4)创建Student类的第三个对象,其引用变量为s3,将s2的值赋给s3,然后使用s3调用speak()方法。二、案例实现publicclassExample01{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Students1=newStudent();s1.name="张三";s1.age=19;s1.speak();Students2=newStudent();s2.name="李四";s2.age=20;s2.speak();Students3=newStudent();s3=s2;s3.speak();}

6、}运行结果如图3-1所示。图3-1运行结果三、案例总结1、Students3=s2这句代码的作用是将s2引用的内存地址赋值给s3,换句话说,就是使变量s3和s2引用了同一个Student对象,因此s3.speak()方法和s2.speak()方法打印的结果相同。通过一张内存图来演示,具体如图3-2所示。图3-2内存图2、可以使用两个或者多个变量引用同一个实例对象,只要通过其中一个变量对该对象的属性进行修改,使用其它引用变量访问时,访问的都是修改后的属性。案例3-3类的封装一、案例描述1、考核知识点编号:00103004名称:类的封装2、练习目标Ø了解为什么要对类进行封装Ø了解如何实现类

7、的封装3、需求分析在案例3-2中,s1对象的年龄是可以随便赋值的,如果将age的值赋值为-30,显然违背了事实。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对类进行封装,防止外界对类中的成员变量随意访问。为了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类的封装,本案例将使用private关键字对成员变量name和age进行私有化,同时分别提供一个setName(Stringn)和setAge(inta)方法用于外界的访问,其中setAge(inta)中需要对age进行判断。4、设计思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