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自觉与自信

浅论文化自觉与自信

ID:46471504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文化自觉与自信_第1页
浅论文化自觉与自信_第2页
浅论文化自觉与自信_第3页
浅论文化自觉与自信_第4页
浅论文化自觉与自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文化自觉与自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文化自觉与自信屮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13亿屮国人民的梦,也是世界华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复兴。文化是什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复兴,来自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高校不仅要传承文化,更要创造文化。没有文化自觉与自信,谈何创造文化。一、关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种过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恢宏旷世,但在历史上,尤其是汉以前,比较单调,缺乏自觉。但是,它的自觉是不可阻扌当的。文学的自我发现。“文学”一词,先秦便有,同时也是孔门四种之一。(《论语》:“文学子夏、子游”)实泛指文章博学。两汉冇“文学”“文章”之分,

2、但也没有现代的意义。指的是“润色鸿业”的附属品,比如《诗经》,加了一个“经”字,它就不是纯文学了;那时的文学家(如司马相如、扬雄等)也没有独立的人格,仅仅是帝王的弄臣(玩伴)。到了魏晋时期,文学才高扬起头颅,走上自我独立的丿力程。这得益于曹丕,他在《论文》屮第一次称文学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文章。”这以后各朝各代,都将文学与儒、道等并列,算是一门独立学科。文革以前,我们有段时间特别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那是政治对文学的强迫。1978年以后,我们提出的“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有了“以人为本”,恢复了文学本源。史与经的分离。两汉时期,史

3、学与文学命运相同,都是依附于经学,史学家的意识也为经学观念所左右。所谓依经作史、依经论史。也是在魏晋之际,史学开始冲破经学藩篱,开始冇“经、史、了、集”部类命名,“史”在目录上获得独立地位。后来我们有了“唯物史观”,也就是研究历史要从实践出发,研究社会生活本质,承认人类生存是笫一前提,即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生产,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科技的非实用趋向。屮国传统科技冇两大特征:强烈的实用性和浓烈的经验性。也是在魏晋之示,科技一反传统,具有“非实用”趋向,按照今天的说法,也就是开始有了“纯理论”的基础研究。现在很重视基础研究,强调“原

4、始创新”等。戏剧艺术等登上大雅之堂。中国的表演艺术很早就有,《诗经》里面的“颂”就是“歌舞”之类的。只不过,表演者是戴有“面具”的,目的是“娱神”的。到了唐宋,戏剧等好像有了雏形,元代趋于成熟。中国古代的戏剧等表演艺术,“大都是由妓女在都市的勾栏行院里演出”,元人杂剧演出时的角色,除少数外,也都是行院里的各种人物的名称。元人杂剧的作者,有不少也是勾栏行院中的人物。很明显,他们只能是社会底层中的人和事,上不了大雅之堂。中国的戏剧等表演艺术登上大雅之堂的时间不长,中国的表演艺术家进入上层社会,也只是近现代的事。行业文化的被重视。企业非常重视自己的文化建设,

5、因为它的确产生效益。大学文化在20年前,还少有人谈起,现在已普遍被认为是高校发展的“软实力”。国家领导层学缘结构变化。中国领导层学缘结构的变化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都是老革命出身,没有“学缘”可称。改革开放以后,冇一段时间,屮央政治局领导,基本都是工科出身,少冇文科的。十六人以后就有变化了,哲学社会科学受到重视,治国理政遵循社会发展本来规律,不少经济、法学专业人才进入中央政治局。“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论断,就是最典型的文化自觉。二、关于文化自信五千多年的屮华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具冇无与伦比的统一性、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和穿透性。这

6、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五千多年的重要原因,值得骄傲。从古至今唯一仅存的汉字。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其文字,可惜只有我们的汉字永存于世了。汉字的优势:字有方块,单音节,便于计算。象形、会意,冇灵魂。它本身就构成了艺术。词有同意、近意、反意,俏皮,穿透力强。修辞上优点就更多了。还有应用于诗词上的平仄、押韵等,因此它造就了独特的中国律诗和楹联文化,举世无双。礼乐文化:周文土父子三人始创的“礼乐文化”。所谓“礼”就是行为规范,强调“本分”;所谓“乐”,就是分工协作,强调“和谐”。礼乐文化,-是尊重自然规律,立足岗位,坚守规矩。《周易?乾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即天

7、道,健即是刚健不可违。意思是说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君子只能顺应它才能做到口强而生生不息。二是发挥主观能动,各尽其责,力促和谐。《周易?乾》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我们脚下的大地宽广无边,君子应该具备像大地那样宽广的胸怀去包容、接纳和承载万物。三是主客观统一,相辅相成,追求文明。“礼化”的功能是维护外在的社会秩序,“乐化”的功能是激发内在情感构建和谐。儒、墨、道、法、阴阳: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界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因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儒的醇厚,墨的谨严,道的超逸,法的冷峻,阴阳的流转,等等。“和而不同J这是

8、中华文化的包容品格和博大精神。从哲学观到文化观:《国语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从哲学上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