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及发展

浅论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及发展

ID:46471569

大小:7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及发展_第1页
浅论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及发展_第2页
浅论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及发展_第3页
浅论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及发展_第4页
浅论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及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及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及发展摘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国有粮食企业自身命运浮沉,而且关系国家粮食市场的安稳。要增强国有粮食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其市场地位,既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更需要国有粮食企业顺应粮食经济发展新形势,强练内功,调整方略,增强实力。关键词: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我国国有粮食企业作为运筹粮食经营的主体,长期以来一直担当着政府“平果齐物”的操手,承担着满足粮食需求、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责,即使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粮食购销市场日趋开放,国内外粮食经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面对供求波动频繁、竞争日益加剧、国家

2、维稳高于一切的市场形势,国有粮食企业如何一身二任,既为粮食经营的趋利者,又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捍卫者,在谋求自身获利发展的同时,维护国家粮食市场供求稳定安全,这是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一、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现行体制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流通由国有粮食企业主导,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在推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后,我国粮食流通实行了循序渐进式地改革放开,统购统销逐步取消,国有粮食企业垄断粮食市场局面随之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国有、私营多种所有制粮食企业经营并举、购销储运经营方式多样灵活的体制。历经

3、多次改革,国有粮食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经营效益有所改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三农”服务不断强化。目前国有粮食系统已形成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政策性粮食企业、附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并存的格局,行政领导与企业领导、行政行为与企业行为业已分离,各级粮食局的工作重点在于贯彻国家粮食政策和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等职能,不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行政领导不在企业兼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依法享有经营管理自主权,按照市场配置资源规律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接受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约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产权关系属国有企业,经营方

4、式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人事制度上企业领导为任命制,企业中层及以下职工为聘用制(竞聘上岗)或合同制,调控服务方式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本级储备粮轮换计划进行统一调控。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业务,一是代储中央、省、市县三级储备粮,以取得代储费用维持企业运转。二是开展粮食购销,进行储备粮订单收购、储备粮轮换。二、我国国有粮食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国有粮食企业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自身改革的多次洗礼,虽然拋掉了一些历史包袱,有了灵活的经营机制,但目前仍未能轻装上阵,在粮食市场博击中,“民进国退”趋势明显,国

5、有粮食企业处在窘迫的内外境地:(一)老观念尚未完全根除,对改革缺乏正确理解因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粮食企业仍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企业,部分职工“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多满足于按部就班。部分企业领导墨守成规,发展无规划,怕负责任,缩手缩脚,安于现状。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对改革不理解、不支持、不信任,一是认为改革是国家摔包袱,宁愿维持现状,也不愿改变国有身份。二是认为改革触犯了自己的既得利益,政策达不到职工的利益愿望。三是上下矛盾突出,一些职工认为改革方案是上级订的,没有充分考虑基层职工的利益,是在同基层争资产、同职工争利益。(二)改革资金

6、存在缺口,历史包袱沉重一是企业资产处置和改革资金筹措困难,增大了改革阻力。目前改革资金大部分靠企业资产变现来解决,因历史原因,粮食企业资产绝大部分没有办理产权手续,处置变现需重新办理产权登记手续,且程序繁多,所需费用较大,企业难以承受,资产变现困难。二是各种历史包袱没有彻底解决,企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新矛盾和新问题,如1998年后退休人员要求享受1998年前退休人员待遇政策,分流人员要求补发工资、生活费等,这些问题随时会引发群访、越级上访事件。三是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大。受地域经济发展、就业形势及职工自身职业技能单一等方面的影响,下岗职

7、工再就业难度大,下岗基本等于失业,虽然地方政府努力提供就业机会,但远不能满足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需求。(三)规模小、设施旧,管理方法落后产权制度改革后,原有一些规模较大、一体化程度较高、市场地位举足轻重的国有粮食企业,逐步化整为零或化国有为私营,优质资产被变现用于解决改革中的资金问题,现存下来的企业多原气大伤:一是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基层粮食仓储企业的仓房陈旧,安全隐患大,影响了国有粮食仓储企业的储存能力和储粮安全,制约了科学保粮活动的开展。二是规模小、实力弱,经营效益差,抗风险能力不足,在主导粮食市场和发挥主渠道作用上乏力。三是企业扭亏

8、增盈局限于储粮、政策性粮食供应及资产租赁等方面,产业经营不成链条,大米加工厂、粮源基地建设投入在资金上存在困难,形不成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