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操作及护理体会

正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操作及护理体会

ID:46476520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正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操作及护理体会_第1页
正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操作及护理体会_第2页
正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操作及护理体会_第3页
正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操作及护理体会_第4页
正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操作及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操作及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操作及护理体【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53-01【摘要】目的:探讨正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操作及护理体会。方法:使用吸引器具,使窦腔形成负压,负压时鼻窦内的分泌物被引流到鼻腔吸去除掉,鼻腔正压时药液则流入鼻腔内,如此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分泌物并局部用药治疗。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138例患儿中,痊愈106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2%o结论:鼻窦正负压置换吸引疗法简单、有效、安全、无痛苦

2、,患儿易于接受,提高了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关键词】:置换疗法;儿童;鼻窦炎;护理儿童慢性鼻窦炎是小儿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或经常性鼻塞、黏液或黏脓性鼻涕,头部钝痛或闷胀,甚至有嗅觉减退或消失,并伴记忆力下降。由于鼻窦炎脓液刺激,还能引发咽鼓管炎性水肿,继而引发耳鸣及听力下降等并发症。传统的鼻窦开放根治术及内镜下功能性鼻腔、鼻窦微创手术不失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但儿童鼻窦结构发育尚未完全,鼻及鼻窦皆有较好的生理功能,炎症造成的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可逆性大,而且对药物敏感,故儿

3、童慢性鼻窦炎应以保守治疗为主[1]。鼻窦正负压置换疗法是采用正负压吸引,使药液进入鼻窦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分泌物,并局部用药的治疗方法,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效果好、无创伤等优点。但因儿童合作性及耐受性差,治疗过程中难免引起诸多不适的感觉,容易导致患儿抗拒治疗,甚至引起家长的误解,而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笔者对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科门诊采用鼻窦正负压置换疗法治疗的138例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8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80例,女

4、58例,年龄2〜16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4年。上述患儿均有慢性鼻窦炎症状:如鼻塞、流涕、头疼、头闷胀感等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鼻腔检查: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鼻窦CT或X线检查:窦腔模糊、密度增髙,窦壁黏膜增厚,有时可见液平面,均无鼻中隔偏曲和其它鼻腔、鼻窦结构异常。1.2治疗方法患儿取仰卧垂头位,使下颌须部与外耳道口连线与水平线(即床平面)垂直。自两侧鼻前孔徐徐滴入0.5%咲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庆大霉素针与地塞米松针的混合液约2〜3滴,收缩鼻腔黏膜5分钟,以利窦口开放。用负压吸引器的橄榄头塞入治疗侧鼻

5、孔(不能漏气),同时指压另一侧鼻翼,以封闭该侧前鼻孔,并令患儿连续发断续的“开”音,同步开动吸引器(负压不超过24Kpa),持续约1〜2秒即停,每次每侧鼻腔抽吸8〜10次,反复滴药2〜3次,年幼不能合作者应告其尽量张口,可任其哭叫(因哭叫也近似于发“开”音),操作时两侧交替进行,最后再自两侧鼻前孔徐徐滴入0.5%咲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庆大霉素针与地塞米松针的混合液于鼻腔内约2〜3滴,治疗完毕后,患儿头部保持直立位,30分钟内不宜攥鼻、低头弯腰,以免药液自窦腔流出。每日一次或两次,7〜10天为一疗程。1.3结果

6、疗效标准参照《耳鼻咽喉诊断学》[2]。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138例患儿中,痊愈106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2%o2护理2.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儿首次接受治疗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治疗前易出现紧张、哭闹、不配合等反应,影响到治疗操作及治疗效果。为解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操作前需耐心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治疗体位的重要性和治疗后的效果,介绍治疗原理及操作过程,对年幼的患儿采取诱导鼓励的方法,如“你真棒,做得真好”等鼓励性语,还可给予肢体的爱抚,如:轻抚其额部、摸脸,调动

7、患儿主观能动性;或请已治疗的患儿给他们介绍治疗体会,以解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增加其安全感,使之积极配合,同时,也需要向家长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以取得家长的理解。2.2操作要点2.2.1摆好体位患儿处于仰卧位,肩下垫枕、伸颈垂头,鼻孔朝向天花板,使颈部与外耳道口之连线与床面垂直。年幼不合作者,家属或另一助手扶按患儿,便于安全操作。2.2.2负压适宜连接负压吸引器的电源并调节好压力,负压不能超过24KPa。每次塞住鼻孔约1〜2秒后急速移去,时间过长,可引起头痛、耳痛或鼻出血。2.3健康教育正确滴药,指导患儿及

8、家属掌握正确的滴鼻药法:滴药前先排出鼻内分泌物,平卧、以枕垫高肩部使头后仰,每侧鼻孔滴入药液2〜3滴,以药液不流入口内为宜,保持原体位3〜5min之后嘱患儿起来扌鼻鼻,尽量把分泌物攪干净。向家长强调患儿坚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并交代回家后仍应按时、按量用药和治疗用药的注意事项。告诉患儿及其家长儿童慢性鼻窦炎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呼吸道感染变态反应造成的黏膜水肿是鼻窦炎的主要原因[3]。提醒患儿与家长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