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思路

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思路

ID:46483766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思路_第1页
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思路_第2页
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思路_第3页
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思路_第4页
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思路金川,唐长国(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由专业建设忖标所决定,其中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测评体系等均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重点专业建设应遵循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产学研一体化、课程建设特色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测评体系科学化等基本思路。关键词: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测评中图分类号:C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

2、2005)10-0022-04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模式分析克点专业建设模式是指出一泄指导思想与冃标所决眾的,专业建设中各要素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精神,乘点专业建设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专业教学条件建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专业职业能力测评体系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的冃的与各要索Z间的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一)重点专业建设模式由专业建设H标决定专业建设模式是各要素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和互关系,这种地位和关系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由一定H的所

3、决定的;专业建设的模式又是一种措施与手段,是为实现专业建设的H的服务的。专业建设的冃的在于不断健全和完善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人才所需的必要条件。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是不同的。专业设置是根据社会或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定相关专业,是专业形成的起点,是静态的;专业建设是在已经设置的专业基础上,为使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或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而进行建设,它侧重于专业发展的线和面,是动态的。这种差别取决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而这一客观现实又要求某一专业人才的素质应当与这种不断发展变

4、化的要求同步甚至超前。专业建设过程就是把握社会发展变化对专业人才索质要求的脉搏,为提高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所应具备的索质,不断完善或创造条件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专业建设各要索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二)重点专业建设齐要素的地位及互动关系1.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能由普通高等教育的师资简单地转换,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原来中专学校师资自然地就能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为此,应当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学规律与要求,重新审视和整合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这也是高职教育

5、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2.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居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课程体系是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耍求的全而体现,课程设置、课时及授课学期安排等方而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冃标能否实现。课程体系也是专业设置时必须首先确定的内容,离开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一个专业就无法确立。'教材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培养的物质载体,缺乏这一载体,必将影响到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效果。出于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专业的不断细化,加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必然要求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也应当具有其特殊性。如何使教材符合

6、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仍然是目前乃至以后很长时间内应当关注的问题。3.办学条件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应具备符合职业教育需要的物质设施等条件。专业建设中,对于关系到组织专业技能教学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应当不断地加以完善,从而增强高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4.实践教学休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强化与重视实践教学活动,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分水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仅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耍的影响,而且制约着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进而影响到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此,实践

7、教学体系建设在职业教育屮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5.职业能力测评体系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以专业人才综合索质为核心的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专业人才是否具备某一岗位所要求的行为能力或胜任能力,这既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衡量和检验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专业建设各要素的科学化与合理化。二、重点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一)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1.根据教学规模及发展趋势确定专业师资数量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专业研究的客观要求。师资不足,会导致教师忙于应付日常

8、教学,造成身心疲劳,影响教学质量,影响自身素质提高。2.实现专业师资建设的多层次性一般而言,根据专业培养1=1标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每一个专业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就冃前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划分来说,至少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模块。不同的课程模块,对师资的要求不同,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措施,因而决定师资队伍建设应当依据相关教学规律。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至少应当有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基础课教师队伍。这方面师资较为充足,一般不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