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煤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ID:46486992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4

煤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_第1页
煤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_第2页
煤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_第3页
煤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_第4页
煤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煤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受控状态:发放编号:01版本:A山东莱芜金雷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一月1目的为规范煤气作业的安全管理,叨止和减少煤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安全环保部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的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煤气作业场所。3职责公司煤气设施由机动设备部管理,生产单位负责日常检查、使用与维护。4风险列表危险源潜在危险因素可能风险煤气管道、阀门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管道上连接电线火灾、爆炸压力过低回火、爆炸5规定内容5」煤气使用应做到:5.1.1新建、改建和大修后的煤气设施必须经过检查验收,证明符合安

2、全要求并有安全规程后,才能投入运行。5.1.2从事煤气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技术操作培训,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准独立工作。煤气设施的操作人员应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从事煤气作业。5.1.3煤气设备、管道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并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设专人负责,进行维护保养。5.1.4煤气设施、煤气监测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维护或更换。对于设备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静电接地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

3、5.1.5煤气危险区(如加热炉、煤气主支管道、水封等)的一氧化碳浓度必须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宜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nig/m3o车间应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如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5.1.6长时间停用煤气时必须在管道上加设盲板,长时间停炉点火前进行爆发实验,试验合格方可进行点火。在煤气作业时,应使用铜制工具,没有条件时可以用铁制工具涂黄油。5.1.7煤气使用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煤气压力,当压力<4千帕时应及时向车间领导汇报,当压力<3千帕时应立即停火。应设置煤气低压报警设备和低压关闭装置。

4、5.1.8当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止回装置或自动隔断阀。在空气管道上应设泄爆膜。定期对各阀门进行开关实验,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保证各阀门的安全可靠和灵活好用。5.1.9点炉、停炉应严格按照《加热、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点火前注意检查烧嘴开闭器是否关严,有泄漏,确保炉内压力为负压时方能点火。5.1.10煤气作业区域应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区域内严禁吸烟和私自动火,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介入,不得在煤气区域停留。5.2煤气设施的检维修应做到:5.2.1检维

5、修前应做好检维修方案,进行危险辨识,并制定可靠可行的安全预防措施;对所有参加检修人员进行培训。5.2.2所有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是两人以上一组,做好互监互护工作,每组至少配备1个一氧化碳检测仪,严禁个人私自作业。煤气设施的焊接工作必须由持有合格证的焊工担任。5.2.3检维修作业开始前应对固定式、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和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检测仪灵敏好用、防护用品安全有效。5.2.4煤气吹扫或置换时应用氮气或者水蒸气进行,吹扫置换期间,严禁在煤气设施上栓,拉电焊线,煤气设施周围严格控制明火,放散口周围40米内严禁火源。5.2

6、.5检维修现场车间应派专人进行安全监督,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必要时可拉警戒线,对区域进行封锁。5.2.6煤气设施的操作必须保持正压操作,煤气设施的安全运行压力不少于500帕,低于此压力,应采取保压措施,可进行充氮气或蒸汽来保压。5.2.7检修作业需要动火时,必须严格遵守煤气区域动火的六条禁令%1没有批准的动火证,在任何情况下严格禁止动火。%1不与生产系统隔绝,严格禁止动火。%1不进行清扫、置换合格,严格禁止动火。%1不把周围易燃物清除,严格禁止动火。%1不按时作动火分析,严格禁止动火。%1没有消防措號,无人监护,严格禁止动

7、火。5.2.8发生煤气泄漏、中毒、火灾事故时应严格按照《煤气应急预案》进行处理。5.2.9在进行煤气设施、设施配件的维修与更换时,应关闭所在管路的主阀,确认无煤气泄漏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可进行盲板作业,盲板作业时需要照明时,照明灯应距离作业区域10叽5.2.10进入煤气设施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得超过2小时,采用的照明电压不超过12V。根据一氧化碳含量可工作的时间为:小于30mg/m3不应超过2小时,30--50mg/m3时不应超过1小时,50--100mg/m3时不应超过半小时,100--200mg/m3时不应超过10-15分钟。

8、6附则6.1木规定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起草5.2本规定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5.3本规定口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