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专题复习预习案探究案

人民版必修专题复习预习案探究案

ID:46487509

大小:6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4

人民版必修专题复习预习案探究案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专题复习预习案探究案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专题复习预习案探究案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专题复习预习案探究案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专题复习预习案探究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必修专题复习预习案探究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一)、近代以来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1>衣:①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是长袍马褂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③中山装与旗袍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④20世纪下半叶,苏式服饰受到青睐,中式便装成为日常穿着,中山装成了流行时尚;⑤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2、食: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此。(二)、社会习俗的变化1、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社会习俗也随

2、之发生变化。2、表现:①婚嫁习俗变迁:近代一婚姻自主、删繁就简;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由;②丧葬礼俗的变化:趋于简化;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殡仪馆与公墓;改土葬为火葬;③其他习俗: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社交礼仪……(三)、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1、首先是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涌进我国。2、其次一些先进的中国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3、中共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二、交通工具及通讯技术的进步(一)、过程交通: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2、近代交通工具

3、更新的特点:传统的代步被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3、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①人力车的出现②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②电车:出现于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③公共汽车:出现于1924年的上海,解放前车少人多;北京在1935年才有了公共汽车;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④1865年,中国自行设计了第一艘轮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通讯:⑴邮政通信:①2866年,海关开始

4、试办邮政,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②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发展;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⑵电信事业:电报:①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②无线电报自1906年创设以来,也获得了发展;③电话:1882年,电话传入中(二)、影响:1、加快人民生活的节奏;2、提高了生活质量;3、加快了信息的传递;4、提高了效率。三、大众传媒的发展(一)、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名称时间地位、作用、影响《中国丛报》《万国公报》19世纪中前期①外国传教士在华最早办的报②推

5、动了国人办报的热潮《昭文新报》1873年①艾小梅在汉口主办;②开创国人办报的先例《时务报》戊戌变法时期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民报》辛亥革命时期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民主、科学、共和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种类、数量大增;内容异彩纷呈(二)、大众转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1、近代报刊和影视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递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民的视野。2、互联网正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三)、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1、电影事业的发展:(1)开端:1905年中国人

6、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2)发展并走向成熟:①1931年《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②《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③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电视事业的发展(1)、20世纪30年代问世(2)、1958年5月1H,北京电视台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之后,各省地方电视台纷纷宣告成立。(3)、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1)了解近代以来人

7、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1.鸦片战争至1949年物质生活的变化2.鸦片战争至1949年社会习俗的变化3.1949年以来的物质生活变化4.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5.影响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中国近代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2.中国近现代通讯3.中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业发展的作用(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