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效率省域空间格局和其提升探究

中国经济效率省域空间格局和其提升探究

ID:46491218

大小:4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4

中国经济效率省域空间格局和其提升探究_第1页
中国经济效率省域空间格局和其提升探究_第2页
中国经济效率省域空间格局和其提升探究_第3页
中国经济效率省域空间格局和其提升探究_第4页
中国经济效率省域空间格局和其提升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效率省域空间格局和其提升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效率省域空间格局和其提升探究摘要:文章选取资本存量、劳动力、土地、外商投资、邮政电信业务量作为投入变量,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作为产出变量,分析了2009年中国经济效率的静态空间格局。发现纯技术效率要好于技术效率。在规模报酬不变状态下的技术效率(TEcrs)方面,DEA有效的省份只有16个;在规模报酬变动状态下的纯技术效率(TEvrs)方面,DEA有效的省份有18个;从规模效率(SE)上看,DEA有效的省份也是18个。从中国内陆31个省份的平均技术效率、平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的情况上看,全国层面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层面存在差异。文章对各个省份

2、资本、劳动力、土地、外商投资、信息化等存在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的情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各省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关键词:经济效率;空间格局;提升;省域中图分类号:X2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2.007近年来,经济效率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效率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研究,研究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选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上,选取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维度对经济效率进行测算与估计。比如,王小鲁[1]利用生产函数的分析方对我国1953-1999年间经济效率进行了估算。郑玉歆

3、[2]对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规律进行了详细讨论。张军等对1952-1998年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中国经济效率的问题[3]。易纲等[4]提出了我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证据,指出在测算新兴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上面临着一些困难,并给出新兴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模型,但他们未给出具体的估算结果。郭庆旺等[5]估算了我国1979-2004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源泉做了简要分析。李胜文等[6]基于我国27省市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外贸依存度和R&D投入增长率PanelDat

4、a的实证检验并结合其变化趋势,得出人均人力资本、R&D投入的增长率下降是导致我国经济效率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吴延兵[7]运用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研究了自主研发、国内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朱承亮等人[8]的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存在区域差异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在于投资的驱动,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低;经济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影响力度不大。刘建国等[9]估算了1990-2009年中国省域的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发现了中国省域全要素生

5、产率存在巨大差异,并系统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另有一些学者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选择某些城市来研究城市的经济效率[10-15];还有学者对农业生产效率[16]、水资源效率[17]等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已有研究,运用可变规模收益模式下的BCC模型来研究我国内陆31个省份经济效率的静态空间格局,并提出提升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1模型及数据1.1可变规模收益(VRS)模式下的BCC模型为了测度我国不同省域经济效率的差异,这里采用可变规模收益(VRS)模式下的BCC模型,该模型是Banker,Charnes,Cooper[18]

6、提出的,是对一个对固定规模收益模式的DEA分析的扩展。他们考虑了可变规模收益的(VRS)情况,即当不是所有的决策单元都以最佳的规模运行时,就使得对技术效率(TechnologyEfficiency,TE)的测度受到规模效率(ScaleEfficiency,SE)的影响。VRS模式允许技术效益的计算不受规模收益的影响。可变规模收益(VRS)模式下的DEA分析,只要对固定规模收益模式下的线性规划问题(CCR模型)进行改进而得到,即通过增加凸面条件即可得到BCC模型:maxw=es-+es+(1)入,s_,s+S.t・s~0xi~X入s+=Y入-yi

7、X?0,s-?0,s+?0(2)min0,入。(3)s.t.-yi+Y入?00xi-X入?0II’入二1X?0(4)式中II是的1X1的1向量。规模效率可以通过对同样的数据进行一个CCR模型和BCC模型的DEA分析来完成。如果对于一个特殊的决策单元,CCR和BCC的两个技术效益之间有差异,则表明决策单元是规模无效的,并且规模无效效率可以由BCC模型的技术效益和CCR模型的技术效益之间的差异计算出来。即:TECRS二TEVRSXSE(5)1.2指标及数据的确定DEA模型中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的基本原则是,把决策单元(DMU)利用的要素及其影响DM

8、U生产行为的因素选取为输入指标、由DMU形成的产物和效益作为输出指标。并且需要对输入、输出指标进行试算,即先选一些指标进行DEA分析,然后观察增减某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