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医联体行业市场及趋势分析

2018年医联体行业市场及趋势分析

ID:46495173

大小:6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24

2018年医联体行业市场及趋势分析_第1页
2018年医联体行业市场及趋势分析_第2页
2018年医联体行业市场及趋势分析_第3页
2018年医联体行业市场及趋势分析_第4页
2018年医联体行业市场及趋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医联体行业市场及趋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年医联体行业市场及趋势分析1•医联体行业概况及现状2•医联体行业存在的问题2.1在组建方式上重行政主导轻内在动力2.2在内部整合上重临床轻资产2.3在利益分配上重"单赢"轻"共赢”82.4在配套政策上重技术层面轻激励机制82.5"虹吸”现象加剧92.6基层人才流失2.7资源分配不均2.8运转效率低下103.医联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03.1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最大可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103.2创新纵向整合模式,最大力度重塑分级诊疗格局113.3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分工协作功能113・4做实政策配套体系f最大程度激发联合协作动力124.医联体行业市场竞争格局135•医联体行业

2、政策及环境分析1516175•医联体行业发展前景166.1城市医疗集6.2县域医共体6.3跨区域专科联盟176.5以信息化为导向推进紧密型医联体19205•医联体行业投资分析1.医联体行业概况及现状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提出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等为纽带,探索建立包括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式以来,全国医联体探索的风起云涌。但是在医联体推行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松散型的医联体构建,没有管理和产权关系,没有约束和限制条件,仅为医院之间的医疗合作和转诊,

3、医保方面也缺乏支持和支撑,双向转诊的医保无法进行结算,核心医院的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到位。从一些地域的推行情况看,目前仍旧存在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越强的公立医院空床位越少,二级以下医院床位使用率较低,基层医院和社区机构“门庭冷落”、“无病可看”,这是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还有一些区域围绕部分综合医院构建紧密型医联体,所谓紧密型医联体就是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在行政、人员、财政、医保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都进行统一调配,实现经济利益一体化。但在紧密型医联体推行过程中,往往有核心医院利益的考虑,与区域二级以下医院、县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构建的紧密医联体,更大的效果是抢占病人资源,“抽水机

4、现象”显著,构建向上转诊的通路,真正实现慢性病人、康复病人向下转诊的屈指可数。这就造成优质医疗资源更加“优质”,落后的医院更加“生存困难”。另外有的地方在推行总医院模式,从医院管理的形式上,明确总医院“两个主体”责任,即代表政府办医责任和监管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运营责任。落实总医院人事、分配、经营及财务自主权,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相对于医管局的管理模式,总医院模式更适合于医疗资源相对较少的区域,比如一个县域拥有几家公立医疗机构,可以采取总医院的模式。在相对发达的县域或者地市,如果采取总医院模式直接向区域政府负责,区域内将会出现若干数量的总医院或医院集团,从政府管理上增加更多的举

5、办和监督职能,也相对增加了管理层级。在相对发达县域或地市,应当推行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或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模式。医联体构建是一个载体形式,推动一个区域医院之间的均衡发展,促进就诊病人的就近就便和合理流动,关键的是从人、财、物、药品、信息等在具体措施的落实,特别是支付方的引导作用I-分关键。本人参观过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医疗体系,这些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国家和地区,最大的特征是分级诊疗的实现,根据病人的缓急和难易程度合理分流了患者,综合性医院就医秩序井然,环境舒适,没有人满为患的现象。实质性的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医联体仅仅是一种方式,目前看医联体问题较多,成效也不明显。因此,

6、要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管理考核办法,构建统一协调、分工明确、转诊有序的分级诊疗机制,从支付方和基层医院能力建设上进行推动,加强监督和考核,促使医院之间釆取实质性的行动,真正实现“急慢分治、上下联动”。1.医联体行业存在的问题医联体建设在全国启动较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距离形成“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一体化全链条医疗服务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四重四轻”的问题。2.1在组建方式上重行政主导轻内在动力从目前已经建立的医联体看,基本上都是公立的,而且在当地只有一家,大多数是由政府“拉郎配”,发展过程中行政干预较多,形成了一种三级

7、医院“跑马圈地”的态势,医疗机构之间缺乏“整合”的内在动力。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基本没有选择权,无法根据区域内人口结构和疾病结构选择合适的三甲医院,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辖区居民的就医选择自主权。对于核心三级医院来说,在联合体内更多是在扮演承担社会责任的角色,缺乏激励机制。对于二级医院来说,期望与三级医院在医联体内形成诊疗资源互补的格局,而三级医院则希望二级医院承接一些有技术要求但经济价值较低的诊疗项目,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需求矛盾。在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