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论文撰写体例

中文论文撰写体例

ID:46523029

大小:9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4

中文论文撰写体例_第1页
中文论文撰写体例_第2页
中文论文撰写体例_第3页
中文论文撰写体例_第4页
中文论文撰写体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文论文撰写体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一中文論文撰寫體例中文論文撰寫體例本格式參考自<教育科學硏究期刊〉(原《師大學報:教育類》)論文撰寫體例。大體上依循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的撰寫格式,除額外規定外,其餘寫作格式:英文請參考APA第五版格式:屮文請參照《教育論文格式》(潘慧玲著)之最新版本。文稿請使用MicrosoftWord繁體屮文文書軟體處理,請勿加上任何語法。其屮有關稿件版面、正文、引用文獻、參考文獻以及圖表的重耍規範如下:壹、稿件之版面規格一、所有稿件皆應依以下之順序撰寫:(-)中、英文標題頁1.中文稿件中文標題頁在前,英文標題頁置於全篇末。英文稿件則相

2、反。2.標題頁內含:(1)篇名:英文篇名除冠詞、介系詞外,第一字母均應大寫。(2)摘要(Abstract):限300字以內,不分段呈現。(3)關鍵字(Keywords):由小到大依筆劃、字母順序排列,以不超過五個爲原則。中英關鍵字需相互對照,中文稿件以中文關鍵字爲主,英文稿件則相反。(%1)論文:1.正文:表(Table)、圖(Figure)、註解請置於文中。2.參考文獻(References)3.附錄(Appendix)二、審稿採取雙向匿名審查,請勿於投稿本文中出現作者姓名或任何足以辨識作者身分之資料。三、稿件之版面規格爲A4紙張電腦打字,word標準版面每頁需加註頁碼。中文稿件每篇字

3、數以15000字爲上限,英文稿件以不超過7500字爲原則(包含摘要、關鍵字、正文、圖表、註解、參考文獻、附錄等)。四、中文字型一律採用新細明體,標點符號及空白字爲全形字;英文字型及數字一律爲TimesNewRoman,標點符號及空白字爲半形字體。除各項標題外,內文不分中英文均爲12點字體。五、文中凡人名、專有名詞若爲外來者請使用慣用之譯名,並於第一次使用時以括號標註原文。若無慣用譯名時,應逕用原文。貳、正文規格_、中文標題(%1)文章篇內的節次及子目,以五個層次爲原則,選用次序爲:壹、(16級字體,新細明體,粗體,置中)一・(14級字體,新細明體,粗體,齊左)(―)(12級字體,新細明體

4、,粗體,齊左)1.(12級字開>TimesNewRoman,粗閤,齊左;標題本身之中文字閤爲新細明體)(1)(12級字閤,TimesNewRoman,粗閤,齊左:標題本身之中文字閤爲新細明閤)(二)第一、二、三級標題上下各空一行。連續有二級標題時,中間只空一行。第四級(含)以下標題上下不空行。(三)標題若逢頁尾最後一內行,應移至次頁首行。二、英文標題(一)文章篇內的節次及子目,以三個層次爲原則,選用次序爲:IntrOdUCtlOIl(18級字體’TimesNewRoman‘粗般’置中)BarrierstoInclusion(14級字閤,TimesNewRoman,粗閤,齊左)Limite

5、dtimeforplanningandtraining(12級字閤,TimesNewRoman、斜粗閤,齊左)Principal'sattitude:(12級字般,TimesNewRoman»斜開,齊左)(二)第一、二、三級標題上下各空一行。連續有二級標題時,中間只空一行。第四級標題與內文同列不縮排。(三)標題若逢頁尾最後一內行,應移至次頁首行。參、引用文獻格式一、內文引註:單頁■作者(出版年份,p.頁次)或(作者,出版年份,p.頁次)多頁■作者(出版年份,pp.頁次■頁次)或(作者,出版年份,pp.頁次■頁次)(一)作者僅一到兩人1.作者:中文作者姓名全列,英文作者僅列姓氏。論文年份:

6、均使用西元年份。2.文獻在同一段落中重複引用時,第一次須需完整註明,第二次以後可省略年份;若在不同段落屮重複引用時,則仍需完整註明。蕭顯勝(2004)發現......(蕭顯勝,2004)發現......王麗雲與潘慧玲(2000)進行硏究......(王麗雲、潘慧玲,2000)進行硏究……Bowlby(1969)提出……(Bowlby,1969)提出……Hazan與Shaver(1987)(Hazan&Shaver,1987)(二)作者爲三至五人:1.作者間以頓號「、」連接,最末再加上「與」、「和」或「及」字。2.在同一段落中重複引用時,第一次須需完整註明,第二次以後僅需寫出第一位作者再加

7、「等」字,可省略年份。若在不同段落中重複引用,僅需寫出第一位作者再加「等」字,但仍需註明年份。第一次引用:陳嘉彌、潘慧玲、魏恵娟、張明輝與王麗雲(2004)……(陳嘉彌、潘慧玲、魏惠娟、張明輝、王麗雲,2004)……第二次引用同一段落:陳嘉彌等……不同段落:陳嘉彌等(2004)……(陳嘉彌等,2004)……第一次引用:Waters、Merrick、Treboux、Crowell與Albersheim(2000)(Waters,M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