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庄子的政治思想

ID:46523692

大小:653.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1-24

老子、庄子的政治思想_第1页
老子、庄子的政治思想_第2页
老子、庄子的政治思想_第3页
老子、庄子的政治思想_第4页
老子、庄子的政治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子、庄子的政治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老子、庄子的政治思想主讲人:颜德如教授一、老子的政治思想(一)道家概说1、道家之名始于何时?先秦没有“道家”之称。“道家”之称是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开始的,称之为“道德家”和“道家”。司马迁在记述他父亲师承时,说他父亲“习道论于黄子”(《史记·太史公自序》),所以道家又称“道论”。一、老子的政治思想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刘歆的看法,称“道家者流”。可以说:“道家”的思想先于“道家”之名;在西汉时期,“道家”之称是比较普遍。2、道家出自哪些人?刘歆认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根据是什么呢?大概有二:一是能够拥有知识的人,应该处于官僚阶层;二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做过

2、周朝的守藏史。一、老子的政治思想冯友兰认为道家出于隐士。合起来看:道家起源于王官,未必一定是史官,流向社会民间后,在隐士中最有市场。3、道家的理论特色与思想意旨(1)理论特色其一,言必称“道”《老子》:“有物混(昆)成,先天地生。一、老子的政治思想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庄子·大宗师》说:“大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其二,法自然一、老子的政治思想(2)思

3、想意旨“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刘歆)4、道家的派别(1)《老子》贵弱(2)杨朱贵我为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一、老子的政治思想(3)《庄子》贵天(4)《管子》顺天从人(5)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主治“道家一方面为统治者提供了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同时又为统治者提供了精神麻醉剂。”(二)老子的生平与《老子》一书1.老子的生平一、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的生平充满迷雾,体现为:活动时间范围与空间,确切的称呼、名号等,与孔子的关系,与庄子孰先孰后,主要文献依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等。2、

4、《老子》一书(1)争论的问题一、老子的政治思想围绕该书争论的问题主要有:哪些人写的?什么时候写的?该书到底以哲理见长还是以政治见长?比较同意刘泽华的看法:“《老子》一书的思想大约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成书要比他提出来晚,大约是战国前期,《老子》一书是老子一派的集体作品;《老子》一书既擅长哲理又精于政治,把哲学与政治融为一体了。”一、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也就是说它由《道经》与《德经》合成的,千百年来争论的问题是:二者谁在前?二者的内容各自有何倾向?基本赞成沈善增的看法:《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前者是一些不成系统的论述,后者是非常有系统,是对前者的注

5、释和总结、提升。也就是,“以道注德”说大体成立。前者内容倾向于经验,后者倾向于理论。一、老子的政治思想(2)各家对《老子》的评说《荀子·天论》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伸)……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庄子·天下》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吕氏春秋·不二》说:“老聃贵柔。”一、老子的政治思想(3)《老子》一书的思想(或思维)特色总体而言:正言若反、道法自然、“创造的反叛”。就第三个特色而言,正如韦政通说:“他表现的反叛的精神实为他思想本质所必须。他的反叛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或学派,而是对整个的现实文明和现实社会,也可以说,他的反叛是

6、由他与现实之间高度紧张的关系中产生出来。”一、老子的政治思想比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正是因为统治者“食税之多”、“有为”和“求生之厚”,出现如下局面:“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一、老子的政治思想(三)政治思想概要1.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道”(1)“道”的意义丰富其一,本原意义上的“道”比如:“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

7、一、老子的政治思想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所以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隐无名。”作为本原意义上的“道”,它生成了宇宙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一、老子的政治思想其二,规律性的“道”总体来说:“反者道之动。”具体而言:对立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返本复初——“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一、老子的政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