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惯性-阎学通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

ID:46526630

大小:305.6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1-24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_第1页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_第2页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_第3页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_第4页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_第5页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_第6页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_第7页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_第8页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_第9页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_第10页
资源描述:

《历史的惯性-阎学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的惯性》阎学通中信出版社内容简介:历史就是一种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看透这个世界,你需要有一种历史惯性的思维。这是一部预测10年内国际格局发展趋势的作品。未来十年,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东亚能否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欧盟、俄罗斯、日本将风采尽失?"金砖国家"将成为历史?中国应放弃不结盟政策吗?中国应采取何种外交方式?中国的周边国家,孰敌、孰友?中国该以何种思想引领世界?本书深刻对比、剖析了中美未来十年的实力变化,提出了2023年世界将出现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两极格局也随即形成的大胆预测,同时还将世界主要

2、大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走势进行深入阐述,探讨了两极格局形成的必然性。作者还结合国内情势以及中国政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以及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书摘正文:前言国际关系预测和天气预报一样都是对或然事物的判断,因此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准确。现实世界发生的结果是检验预测准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但准确预测到一个事件并不意味着预测可以百分百准确,因为预测的准确率是由多次预测中的准确次数决定的。一般来讲,预测准确率达到65%(预测的100件事中有65件是准确的)说明预测的方法具有科学性,达到75%则说明有参考价值,达到85%则

3、具有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当一个研究人员或机构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5%时,人们就会依据其预测做出选择,因为85次正确选择所获得的收益足以抵消15次错误决定的损失。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只在事后抱怨气象台预报不准,而事前都相信预报是准确的。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都会为自己事先预测到了某事而自豪,同时也都不愿意提及自己错误的预测。为了防止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一些不限定预测时间或模糊预测时间的办法就成了常见的预测方法。“在可见的未来”就是一个使用频率特别高的例子。这个时间概念只告知人们预测的开始时间但没有截止时间。所预测的内

4、容在30天内发生和30年内发生都可视为发生在可见的未来。而如果预测者是年轻人,其可见的未来可长达两三代人。“中长期”、“最终”、“早晚”等也都是不限定预测时间的常见说法。在国际关系学界,许多研究机构做过以20年为限的长期预测。这种预测的时间明确,也是可检验的,但大多数的预测都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罗马俱乐部对世界石油能源将枯竭的预测最为典型。笔者以为,目前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能力还达不到较准确预测未来20年国际形势的水平。冷战结束时,无人能预测到2008年会发生金融危机,也无人能预测到美国会因此走向相对衰落。20

5、世纪90年代初期,无人能预测到中国将在21世纪的头10年加速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大国。根据目前国际关系专业的水平,我认为预测未来十年国际形势发展趋势具有相对的可靠性。《历史的惯性》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国际形势的预测读物。本书预测准确与否将由未来十年的历史来检验,不过这种检验并不是非要等到2023年才能做。本书之所以取名为《历史的惯性》,是说未来十年国际格局的变化将有一定的连续性,世界大势不会逆转,中国将实现崛起而不是夭折,两极化趋势将在2023年之前定型为两极格局。未来十年,大家每年都可用当年国际形势的变

6、化结果检验本书所预测的世界大趋势是否发生了逆转,2023年将是最终检验本书预测的终点。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有能力任意改变历史。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在人没有创造出强于历史惯性的力量之前,历史将沿着既有的轨道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帝国或超级大国衰落后,其衰落时间都在百年以上,很少有在半个世纪内就重振雄风的现象。大清帝国、大英帝国、俄罗斯的衰落都摆脱不了这种历史惯性。21世纪的美国人是否有能力顶住历史的惯性,不让美国长期衰落下去,这是美国人面临的历史考验。未来十年,历史的惯性有利于中国的崛起,中

7、国能否借助这个惯性加速崛起则取决于我们这代中国人了。依据历史惯性进行预测并不意味着本书否定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相反,本书恰恰是从大国领导者的政治改革能力角度对未来十年国际格局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本书认为,国际格局是随着大国综合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大国综合实力的基础是国家的政治实力,而政治实力的核心是领导者实施改革的能力。不同的历史使得国家领导者的改革能力有天壤之别,因此历史的惯性有时才会出现加速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常有只凭一代人就完成崛起的例子。秦始皇22岁亲政,17年后统一六国;彼得大帝17岁亲政,3

8、2年后将俄国建成欧洲强国;1945年“二战”结束,苏联16年后将人送入太空,并于20世纪70年代成为超级大国。邓小平在80年代预测中国要到21世纪中叶才能达到西方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未能预测到GDP(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年就超过日本,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种国际经济机构预测中国经济规模赶上美国的时间越来越提前。最初预测赶上美国的时间是21世纪40年代,后来是30年代,再后来是20年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