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分析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分析

ID:46527487

大小:282.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分析_第1页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分析_第2页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分析_第3页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分析●吴伟范惠明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浙粤苏鄂四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现实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浙江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五位一体的人才政策良性机制。关键词高层次人才浙江省比较研究五位一体政策保障体系当今时代,知识、信息、创新正在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而人才正是这些要素的重要载体,故而人才政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依托。浙江省是典型的经济大省、科技资源小省,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高层次人才工作具有特殊意义,引进、用好、留住人才

2、也成为重中之重。在国内高层次人才工作和实践不断深入的同时,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在逐渐兴起,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视角:一是全国视角,如郑代良,钟书华(2012)分析了我国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二是省域视角,如刘晖,王育U(2007)提出了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提高的方法与途径,赵光辉(2005)分析了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宏观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三是区域视角,如马宁(20111等对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从比较视角研究高层次人才不多,李志宏、梁东(2012)比较了武汉与发达地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孙智慧(2013)等

3、比较了中关村、东湖和张江等科技园区的高端人才战略。但是,目前尚缺少对高层次人才省域比较视角的研究。从我国高层次人才分布以及高层次人才工作在省域之间、区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经济、社会、科技等特征相近的省域间的比较,将有助于相关省份根据自身特色制定政策并开展工作,发挥差异化优势,提高人才工作效益。本文选择了江苏、广东、湖北作为比较的对象,基于省域间比较的视角探索了浙江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一、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的成效目前浙江省高层次人才政策分为“与人才自身直接相关的政策”以及“与人才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前者是

4、各级党政gB[-]出台的直接针对人才工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比如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杭州市委市府办公厅印发的《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实施意见》等等。后者则是为促进创新创业而制定的引导、鼓励和优惠性政策,这类政策一般适用于所有的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人才或企业,其中一是引导性政策,不出台具体规定,起引导企业创新创业作用;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和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规定;三是产业扶持政策,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为扶持战略

5、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门出台了扶持单个产吴伟,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电子邮箱:hnbcww@126.coino范惠明,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fan蚴126.coin。政簧分析lPOLICYANALYSIS业发展的政策;四是投融资扶持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和资本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如《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2009),《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2009)等。日益完善的政策体系已经初显成效:一是盘活了民间资本。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省的人才政策比较注重搭建起人才、资本

6、和项目之间对接的桥梁,比如杭州市通过设立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引导基金、债权基金等,充分给予高层次人才的创新经济资源支持。二是平台效应初显。近年来,以青山湖科技城、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两城”为核,E,'AgN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41家。N2011年底,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达60家,总投资39亿元,加入平台的企业、高校和院所达5万多家。此外,与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省在人才政策体系构建、“人才特区”建设、人才创业扶持gin新激励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部分政策力度具有优势。二、高层次人才

7、引进与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广东、江苏、湖北和浙江四省的高层次人才政策进行深入考察,从高层次人才现状和高层次人才工作实现路径(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互动)等维度比较了四省份的高层次人才工作和政策,并初步发现浙江省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存在一些问题。1.人才现状“企业偏离化”: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效应尚未显现浙江省在高层次人才弓I进上企业偏离化表现在:(1)企业研发力量相对分散。2010年,浙江在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高校中的“R&D人员全时当量”占当年“总R&D人员全时当量”的60.05%,同年江苏为74.45%,湖北为73.47%,广东为8

8、0.93%,说明较多研发人才分布在小微企业,这对大规模自9N新集成较为不利。(2)高新技术产业R&D人员占总R&D人员的比例低。2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