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以舟山群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以舟山群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ID:46527731

大小:305.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以舟山群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_第1页
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以舟山群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_第2页
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以舟山群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_第3页
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以舟山群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以舟山群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第567期第4期管理观察Management0bserver2015年2月上旬出版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以舟山群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华海坤(浙江海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浙江舟山316022)摘要:文化空间,作为一个专用术语,最先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中,这个既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概念,也具有类型学的意义,即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型。但是,从文化空间的形成和作用来看,它有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空间,对于保护和传承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基础性作

2、用。本文就是从文化空间的角度来研究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键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虚拟现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如下定义:“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沿海居民在长期的涉海行为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具有海洋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文学艺术作品、民间习俗、海洋节庆活动、民间传统技艺、海洋信仰等。海洋

3、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植根于辽阔的海域疆土,又受制于海岛的封闭性与独立性,相对来说,它具有较为稳定的海洋地域特征。于是,海洋文化空间对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一种描述,但是,特定的文化空间的形成是因为有特定的文化活动的存在,而文化空间又成为文化活动不可脱离的空间环境。1.文化空间的概念长久以来,“空间”一直被视为是一个纯粹的几何、地理概念,是指由点、线、面构成的方向或者形状空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对“空间”做出了新的哲学诠释。他

4、在《空间的生产》里建立了空间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由原先的“空间中的生产”转向“空间的生产”的分析研究。他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每一个社会或每一种生产模式都会“生产”出相应的空间[¨。进而,他在列举空间类型的时候,也提到了“文化空间”一词。他认为“空间的概念与精神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空间联在一起”[引。这样的描述,很明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虑的。但一个专门术语,文化空间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中。宣言指出,文化空间是“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

5、,它是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值得强调的是,人类学的文化空间是物质与非物质的结合,它既有物化的形式,也有人的行为,甚至有精神的展现。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学的“文化空间。’’,首先是一个文化的物理空间或自然空间,是有一个文化场所、文化所在、文化物态的物理“场”;其次在这个“场”里有人类的文化建造或文化的认定,是一个文化场;再者,在这个自然场、文化场中,有人类的行为、时间观念、岁时传统或者人类本身的“在场”[3]。

6、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文化空间作者简介:华海坤,男,籍贯:浙江绍兴,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海洋文化等。科普项目:2013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和社科普及出版资助项目Ⅸ浙江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地图》(13ND52)阶段性研究成果.·27·政府与公共管理的形成和作用来看,它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型,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在此,笔者把文化空间分为两类,一类文化空间是单一、纯粹或动态的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不产生、包含其他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类文化空间既可

7、以是一个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其中又包含了其他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资源状况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独特的海洋地域特征和海洋文化特征,使得其对文化空间的依赖性更加地突出。截止目前,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没有文化空间的形式,但中国并不缺乏文化空间。而且,从文化空问的第二种类型来看,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文化空间。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是指定期举行海洋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形式的场所,或是某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根据文化空间

8、的性质、内涵、特征与形式,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涉海生活生产行为。沿海居民的涉海生活生产行为明显区别与大陆居民,漫长岁月的涉海生活生产行为形成了沿海居民的海洋生活习惯、海洋生活习俗、海洋人格精神、海洋信仰,也促进了诸如渔业、盐业、造船业、航海业、海洋科技等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