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ID:46528344

大小:384.5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4

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地基岩土工程评价_第1页
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地基岩土工程评价_第2页
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地基岩土工程评价_第3页
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地基岩土工程评价_第4页
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地基岩土工程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地基岩土工程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期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239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地基岩土工程评价吴智官(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州,350011)摘要根据福清市核电厂候选厂址区花岗岩体微风化和中风化层结构的特征,节理裂隙统计,结合声波测试和室内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变形试验、三轴压缩试验等测试数据,评价核电厂地基岩体的适宜性。关键词核电厂地基岩体完整性岩土工程评价福建福清拟建核电站规模为6个反应堆,总装机容量6000Mw,单机容量1000Mw,现阶段总图方案厂坪标高为+11.00m(1985国家高程基准),核岛基础底面标高为+1.00

2、m,常规岛基础底面标高为一1.00m。根据电力工业部核电厂工程建设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与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要求[1],核岛岩土层为压缩变性小、地基承载力大于600kPa、开挖后岩土层回弹小、无不良地质体岩土层。常规岛为中一低压缩岩土层,地基承载力大于400kPa,无不良地质体,即核电站的地基对岩土层的要求较高。笔者根据候选厂址区岩石节理、裂隙统计,岩石的各种试验测试数据,通过定性分析,评价核电厂地基适宜性。l地质概况该厂址地貌属闽东南丘陵区,标高1.9O~56.79m,地貌类型有丘陵、红土台地和滩涂,勘察

3、场地内地层简单①,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填土层、海积层、坡洪积层和残积层组成。第四系不整合覆盖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上,基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闪长玢岩岩脉、辉绿岩岩脉和花岗斑岩岩脉,区内未见较大断裂,主要为北北东节理裂隙及风化节理裂隙。厂址近区域范围的断裂共有7条,其中北北东向有F东张断裂、F福清断裂、F。海口一江阴断裂等3条,主要具向北西逆冲、左旋剪切特征,南端活动较强烈而具有较明显的动力变质,从江阴岛往北动力变质逐渐减弱至消失而表现为纯脆性特征。北东向断裂有F三山断裂、F平原一高山断裂、F。中楼一东瀚断裂等3条,具强烈的

4、左旋剪切,向东南逆冲推覆为特点,发育数米至数十米的糜棱岩带。北西向断裂有F南日岛断裂。厂址附近发育的断裂有3条,即韩瑶山断裂、楼前山断裂和东薛山断裂,它们近于平行分布,相距约1km,距厂址最近的约4.50km。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及后期辉绿岩脉、闪长玢岩、花岗斑岩、伟晶岩脉①福建省现代工程勘察院,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6。收稿日期:201卜O2—28作者简介:吴智官(1965一),男,工程师,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240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3O卷及石英脉等。其中

5、伟晶岩脉和石英脉分布很少。黑云母花岗岩:广泛分布于整个厂址区,呈灰白色、浅肉红色,变余花岗结构(或糜棱岩化花岗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局部为片麻状构造。岩石主要由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及黑云母等矿物组成,受强烈韧性剪切应力作用的影响,原岩中的石英,多数已韧性变形,钾长石,斜长石被挤压破碎,钾长石稍受泥化,斜长石可见聚片双晶,局部可见晶形保存完整呈板柱状,被鳞片状绢云母交代,黑云母已绿泥石化。脉岩:主要分布在厂址区西北、东南海岸及中南部,侵入于黑云母花岗体中呈紧密接触关系。岩脉主要有辉绿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伟晶岩、石

6、英岩等,以中一基性岩脉最为发育,数量多规模较大,酸性岩脉厚度小,延伸不远。岩脉的分布受区域构造控制,其展布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脉岩形态各异,多数呈细脉状,少数呈墙状、肠状、圆弧状。各岩脉在空间上呈相互共生、交切、平行排列、尖灭再现或左行侧列分布。2岩体工程地质特征该次在核电站的勘测中,对厂址区内的主要岩性采集了适量岩样,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变形试验、声波测试、三轴压缩试验等(表1~2)。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对各岩石的风化程度、坚硬程度、完整程度进行定性评价,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级别。2.1岩石风化程度根据工程

7、岩体试验标准(GB/T50266—99)],对岩体声波测试的纵波速度与钻孔岩芯对比发现,勘察场地内不同风化程度岩体对应不同的波速值,对实测值进行分析,结合该工程经验,综合确定了不同风化程度岩体的纵波速度范围值,并作为风化程度划分的量化依据之一;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l_3附录A的波速比(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纵波速度之比)和风化系数(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等指标及评价方法进行划分(表3)。该地段在厂坪+l1.00m标高处的岩体以中等风化和微风化岩体为主,在核岛基础底面+1.001TI标高处的岩体以微风化岩

8、体为主。常规岛地段分布有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岩体,其中强风化和全风化岩体分布较少,主要分布有中等风化和微风化岩体,据岩体声波测试的纵波速度试验数据实测值统计分析,场地内各种风化程度岩体特征如下。强风化岩体:原岩矿物大部分发生变化,长石蚀变为高岭土,节理裂隙极为发育,结构大部分破坏;岩体呈散体状或碎裂状结构。岩体声波速度值为1696~3495m/s,平均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