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ID:46530584

大小:869.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第578期管理观察2015年5月第15期ManagementObserver下旬出版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宋潇,张文恒(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731)摘要:行政区划形成了阻碍区域协同发展的一道“墙”,各区域政府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人为分割市场,促使形成一座座“经济孤岛”。环渤海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潜力区域,区域内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三个子经济区,经济区之间由于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形成了产业低端性、产业趋同性、发展不平衡性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2、提高竞争力和内生发展能力,成为环渤海产业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关键词:产业转型产业同构一体化政策协同环渤海与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市群之间因行政区划形成了块状分离的经济结构。本文环渤海区域由河北、山东、辽宁、北京、天津组成,包采用引力模型对三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情况,进行括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三个子经济区域。从土地研究描述。引力模型的计算公式为:ij2资源来看:环渤海辖区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R=(PG×PG)/Dijiijjij5.4%;从人力资源来看:2014年区域人口达2

3、.4378亿、式中,Rij为i,j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强度;Pi,Pj为i,j占全国的17.92%(2014统计年鉴);地理区位上,整个地区的人口数量;Gi,Gj为i,j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区域面向“三北”,是我国北方的窗口,区域内天津港、Dij为i,j两地区间基于铁路网络最短路径的旅行时间。秦皇岛港、大连港、青岛港均是我国主要的港口;政策表12014年环渤海主要城市基于引力模型的经济联系强度值[1]资源上,国家从战略上布局了三个开发区(天津滨海天津唐山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烟台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蓝色

4、经济区)。随着京津北京8582.06973.6753.249.35493.93--冀一体化规划的落实,环渤海的一体化进入国家战略层天津-3329.9927.778.68707.42-5.34面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区域内存在着产业低端性、产唐山--33.574.7184.26-2.04业趋同性、发展不平衡性等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沈阳---94.472.291.24-常态”,环渤海需要在一体化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的转型大连-----59.41-升级。济南-------青岛-------一、环渤海发展困

5、境分析烟台-------(一)区域内发展呈块状分离说明:表中无数值处表示两地之间没有直接的火车通行(数据源于环渤海以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为中心,形成2014统计年鉴)了三大城市经济群:以京-津-唐为核心的京津唐城市群;表1为环渤海主要城市之间基于引力模型计算出的以沈-大为核心的辽中南城市群;以济-青-烟为核心的经济联系强度值,从表中可分析出:首先,从基础经济[2]半岛城市群。各城市群内部经济合作程度较高,而城区内部来看:联系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京津唐、沈-大,作者简介:宋潇(1990-),男,籍贯

6、:四川眉山,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发展和公共政策.张文恒(1988-),男,籍贯:河南平顶山,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服务.·79·企业管理济-青-烟,京津唐经济联系强度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nnn(0≤Sij≤1)22于其内部交通的发达,可见,经济的一体化与交通的一Sij=∑(XX)/ikjk∑∑XXikjkk=1kk=11=体化联系紧密;其次,从三大基础经济区之间来看:京津唐与济-青-烟的经济联系强度要强于沈-大,但是总式中,Xik和Xjk分别表示区域i和区域j产业部门k在产体的联系强度

7、值较低。可见,环渤海内生产要素的区际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Sij表示两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流动不足,区域市场是相对分割的,经济群态为相对分数。当Sij=1时,则两区域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当Sij=0时,离的块状经济,三者的区域间合作联系程度不高,更多则两区域产业结构完全不相同;通常情况下Sij介于0和的是以自身内部的经济合作为主,大区域间的联动能力1之间,Sij越大,则两区域产业结构越相似,Sij越小,[4]还未实现。则两个区域产业结构越不相似。(二)区域内产业结构水平失衡以及发展稳定性差表2统计了20

8、08-2014年环渤海三省两市的产业结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平衡发展相比,环渤海经济发构相似系数,据表可知:三省两市之间,产业结构相似展呈失衡状态。产业结构水平上:北京的产业结构已经实系数的总体趋势为数值降低,说明三省两市的产业正往现三、二、一的合理分布,第三产业比重已趋近于发达合理方向发展。但其中河北与天津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国家,2014年北京三次产业比重为0.8∶22.7∶76.5。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幅度达0.3;河北与辽宁从2010年天津三次产业比重为1.3∶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