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新梢持嫩性的初步研究

茶树新梢持嫩性的初步研究

ID:46534500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5

茶树新梢持嫩性的初步研究_第1页
茶树新梢持嫩性的初步研究_第2页
茶树新梢持嫩性的初步研究_第3页
茶树新梢持嫩性的初步研究_第4页
茶树新梢持嫩性的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树新梢持嫩性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茶树新梢持嫩性的初步研究廖书妃李华钧(西南农业人学食品科学院重庆北fig400716)摘要:本文以南江2号,梅占为试材,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在对它们的含水量、粗纤维含量及解剖结构的比较鉴定基础上,运用质构仪进行了新梢持嫩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栽培环境下,梅占的持嫩性优于南江2号。关键字:茶树新梢持嫩性质构议TheStudyonTeaPlantShoots,Young-maintainingCharacteristicLiaoShujuanLiHuajun(FoodsciencedepartmentofSWAU.ChongQingChina40

2、0716)Abstract:Thearticleadoptsconventionalanalysismeansandusesthetextureanalysertostudytheyoung-maintainingcharacteristicofteaplantshoots,onthebaseofcomparingNanjiangNO.2TeawithMeizhanTeaontheirwatercontent、rudefibercontentandanatomicalstructure・Theresultsshowthattheyoung-main

3、tainingcharacteristicofMeizhanTeaisbetterthanNanjiangNO.2Tea'sinidenticialplantenvironment.Keyword:TeaplantShootYoung-maintainingcharacteristicTextureanalyser茶梢嫩度是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因而对新梢持嫩性进行研究意义重大[I]。而现今对持嫩性的鉴别仍以感观为主,则需理化鉴定来使其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得以保证[%新梢持嫩性受品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特定的栽培环境下,对特定的品种而言,新梢持嫩性

4、则与茶树的生化成分关系密切,其小尤为密切的是粗纤维含量和含水量UM,且可从解剖结构的观测上來判别持嫩性的高低g叫本文以南江2号和梅占为试材,比较鉴定其粗纤维含量,含水量及解剖结构在茶树新梢过程中不同芽叶变化,对茶树的“持嫩性”这一指标作初步探讨,并首次将质构仪用于茶树新梢持嫩性的研究上[⑷。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西南农业大学茶树品种园内的南江2号和梅占1.2方法1.2.1取样方法:按1芽1叶、1芽2叶、1芽3叶、1芽4叶的标准取样,6次重复。1.2.2含水量的测定——103±2°C恒重法3,粗纤维测定——国际标准法问,茶树叶叶片解剖结构的观察

5、——显微镜,茶树叶茎解析力的测定——质构仪。2结果与分析2」茶树新梢伸育过程中粗纤维含量变化南江2号和梅占2个品种不同标准芽叶的粗纤维含量测定结果见下表1:表12种茶树品种不同标准芽叶的粗纤维含量测定结果芽叶南江2号梅占1芽1叶9.78%8.74%1芽2叶12.06%10.35%1芽3叶13.6%11.31%1芽4叶15.79%11.94%由表1可看出:茶树新梢的纤维含量与新梢老化程度表现出同步走向,且梅占的粗纤维含量比南江2号低。如果以芽叶的标准为横坐标,其粗纤维含量为纵坐标画图,便可得芽叶的粗纤维含量的变化曲线(图1),则可从图看出,南江2号和

6、梅占两个品种都表现出粗纤维含量从上部到下部递增的趋向。南江2号的粗纤维陡增期出现在新梢长至1芽3叶和1芽4叶时期,陡增的幅度是3个百分点。梅占粗纤维含量变化比较平缓,新梢长至1芽4述未出现粗纤维陡增期。因此可以初步推定,南江2号和梅占两个品种,梅占的持嫩性较好。181234叶/芽-♦-南江2号一梅占161412图1南江2号和梅占不同芽叶的粗纤维含量变化曲线2.2茶树新梢生育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南江2号和梅占2个品种不同标准芽叶的含水量测定结果见下表2:表2南江2号和梅占2个品种不同标准芽叶的含水量测定结果芽叶南江2号梅占1芽1叶73.91%76.02

7、%1芽2叶74.62%77.16%1芽3叶75.03%77.57%1芽4叶75.51%78.17%由表2可看出,茶树新梢含水量随着叶位下移而增加,这与各教材,实验的经典数据不一致。其原因尚不知晓,需进一步研究。1芽1叶、1芽2叶的节茎短,而1芽3叶,1芽4叶的节茎相对很长,芽叶含水量是叶茎和叶片含水量的综合值,而嫩茎的含水量远远高于叶片。这可能是导致上述结果的原由之一。在各个伸育期梅占含水量比南江2号均要高大约3个百分点,则说明同一伸育期的梅占比南江2号要柔嫩。2.3茶树新梢伸育过程中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南江2号和梅占2个品种不同标准芽叶的解剖结构见

8、下表3:表3茶树新梢不同叶位叶结构叶片结构梅占南江2号1芽1叶1芽2叶1芽3叶1芽4叶1芽1叶1芽2叶1芽3叶1芽4叶叶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