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虫的分类及防治方法

螨虫的分类及防治方法

ID:46539640

大小:352.3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5

螨虫的分类及防治方法_第1页
螨虫的分类及防治方法_第2页
螨虫的分类及防治方法_第3页
螨虫的分类及防治方法_第4页
螨虫的分类及防治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螨虫的分类及防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螨虫的分类及防治方法主讲教师:史洪中shz666@sina.com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第五节螨类螨类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其中与农业有关的植食性螨类主要为害植物的叶、嫩茎、叶鞘、花蕾、花萼、果实、块根、块茎,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品等,是很多成为农业上的重要害虫,也有不少种类还传播植物病害;捕食性的螨类则能捕食有害的螨和小型昆虫,对害螨和害虫种群起自然调控作用螨类通常为椭圆形或卵圆形的小形或微形动物,与昆虫的主要区别是:体分节不明显,无头、胸、腹3段之分;无翅,无触角,无复眼;成虫足4对,少数

2、2对;变态经卵、幼螨、若螨及成螨4个阶段。茶橙瘿螨形态特征:成螨体形小,长约0.15毫米,橙红色,前段体稍宽,由前向后渐细,呈圆锥形或胡萝卜形,体前段有2对足,伸向头部前方,腹背平滑,后体段有许多环纹,背面约有30环,尾端有1对尾毛。卵为球形,乳白色,水珠状。幼蛹初孵化时乳白色,后变橙黄色;足2对,形状与成蜗相似,但腹部环纹不明显。发生规律:全年发生代数随区域不同而异,长江流域茶区1年发生20代,世代重叠,虫态混杂,以成螨在叶背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成蛹由叶背转向叶面为害。成螨有陆续孕卵

3、及分次产卵的习性,卵散产于叶背,成螨趋嫩性极强,多为害新梢一芽二、三叶,占总螨口的70%以上。全年有两次明显的为害高峰朔,第一次在5月中旬~6月下旬(广西桂林为5月下旬),第二次在8月~10月高温干旱季节,对夏茶和秋茶影响极大茶叶瘿螨形态特征:体长约0.2毫米,紫黑色,腹部近圆柱形,由前向后稍细,腹背部有环纹,背面约60环,背部有5条白色纵列的絮状物,体两侧各有排成一列的刚毛4根,腹部末端有刚毛l对,向后伸出,足2对。卵黄白色,圆形,半透明,散生于叶表上;若螨体黄褐色,近菱形,长0.05~0.10

4、毫米,”有白色蜡状物,若虫与成虫相似。发生规律:每年均有发生,以成虫、若虫在叶部越冬,1年发生10多代,且世代重叠,7~10月为盛发期;成螨常栖息于叶面并产卵于叶面。高温干旱、荫蔽的茶园、苗圃苗木和叶片平展、隆起度大的大叶种易受为害。防治方法:干旱季节及时抗旱,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过于荫蔽的茶园要适当剪除荫枝,盛发期及时清除落叶,苗圃苗木以防为主,应在5月上旬喷药预防。如移栽时发现苗木有螨类为害,则应先喷一次药,几天后再起苗调运。秋、冬季进行轻修剪,并,将剪下的枝叶埋入土中,降低虫口越冬基数;

5、用生物性无公害农药防治,在虫口高峰期前喷天力ii号1000倍稀释液、1.8%的爱福丁(新型抗生素)2000~3000倍稀释液。化学药物防治,采摘期每667平方米用高效低毒农药杀螨星10~20克、20%的杀灭菊酯4000倍稀释液、73%的克螨特2000倍稀释液;50%的辛硫磷、35%的赛丹及杀灭净1500倍稀释液喷洒。春茶结束时用80%的代森锌15加倍稀释液、25%的哇硫磷、25%的双甲眯、20%的蛹死净、50%的灭螨磷800~1000倍稀释液、15%的速螨酮4000倍稀释液喷洒。苗圃和采摘茶园于秋

6、茶结束后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或50%的乙硫磷1500倍稀释液喷洒,对抑制其翌年发生率有显著效果。由于螨类虫体小而多,喷药时必须将叶背、叶面都均匀喷湿,方能达到目的。咖啡小爪螨、茶跗线螨咖啡小爪螨Olagonychuscoffeae(Nietner)又名茶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南方主要产茶省有分布。除为害茶外,尚为害咖啡、柑桔、棉花等多种植物。成螨、若螨刺吸茶树叶片汁液,被害叶片局部变红,失去光泽,叶面有许多白色蜕皮壳,最后硬化、干枯、落叶。成螨椭圆形,体长0.4~0.5毫米,暗红色。体背

7、隆起,有4列纵行细毛,每列6~7根。足4对。卵近圆形,红色,有白色短毛一根。幼螨和若螨椭圆形,橙红色,均有足4对。在福建一年约发生15代,世代重叠,无明显滞育现象。全年以秋后至春前的旱季节为害最重,少雨年份更为严重。雌成螨寿命最长,一般10~30天。卵散产于叶面主侧脉附近。雌螨有吐丝结网习性。人、畜携带或苗木运输均能帮助其传播扩散。茶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latus(banks)又名茶黄螨、嫩叶螨、侧多食跗线螨。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长江流域各省茶区均有分布,尤以四川、贵州

8、等省严重。若螨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致使芽叶色泽变褐,叶质硬脆增厚、萎缩多皱、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产量锐减,品质下降。雌成螨椭圆形,体长0.2~0.25毫米,初为乳白色,渐淡黄至黄绿色,半透明。足4对,第4对足跗节上有一根鞭状纤细长毛。雄成螨近菱形,稍小。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上有纵向排列整齐细小的网状灰白色圆形蜡质小点。可发生20多代,以雌成螨在茶芽鳞片内或叶柄等处越冬。一般春茶期发生不多,夏秋茶期日均温20℃以上,虫口急增,高温干旱季节发生最重。防治方法加强植物检疫,严防将有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