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知识立意和以能力立意

浅谈以知识立意和以能力立意

ID:46541802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浅谈以知识立意和以能力立意_第1页
浅谈以知识立意和以能力立意_第2页
浅谈以知识立意和以能力立意_第3页
浅谈以知识立意和以能力立意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以知识立意和以能力立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减淡當考试题中的命题立意湖南卢小柱随着普通高考和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思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原来的以知识立意逐渐向以能力立意过渡。那么,以知识立意和以能力立意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关系如何?它们对高考招生有什么影响?下面谈谈我的浅见。1、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互联系、相辅相存的,没有无知识的能力,也没有无能力的知识。因此,知识与能力没有明显的界限来划分,它不象苹果和香蕉那样是不同的两个物体。没有知识的人谈不上有很大的能力,没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学到很多的知识;但反过来,有很多知识的人,能力未必很强,有很强能力的人,知识不一定是最多的。正如“神童”如果不学习文化知识,

2、是绝对考不起大学一样。那么知识和能力到底有什么样不同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把苹果看作知识,那么想办法摘取树上苹果的过程应该是一种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教材上的公式、定理等是前人已经获取并总结岀来了的知识,学生想办法去理解它并把它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则是一种能力,用这些公式、定理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能力。“换元法”是别人总结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你知道用这种方法去解题,是知识多的体现,如果你在解题过程中探索出了另一种方法,比如“配方法”,则是一种能力。一道新的试题命出来后,你能用所学知识较快地解决出来,是能力强的表现;但如果你不会解,参考别人的思路去解答,则是一种学习知识的途径,很

3、难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因此可以这样讲,知识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经验,它可以是前人留下来的、或从书本上学到的、或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等获得的;而能力主要体现在运用所获得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等去探索、分析或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即以能力立意命题是侧重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以知识立意命题是侧重于结果和知识的再现等。下面,我们可以用如图甲所示的图线来抽象描述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图中横轴表示知识,纵轴表示能力。由图线可知,随着知识的增加,每个人的能力都会不断地提高。不同的图线表示不同的人(图中为甲、乙、丙三位同学的知识一能力图线)其能力随知识的増长快慢不同。图中

4、虚线表示三个同学的知识相同时,他们的能力并不相同;同样的道理,如果作一条水平虚线的话,则表示同一能力下,三个人的知识并不相同。2、过去的高考中,注重以知识立意命题在过去的高考中,主要体现了以知识立意命题的原则。其特点是:首先必须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试题的覆盖面要大,应该覆盖考试大纲中的大部分内容,试题也不能怪、偏、难。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多少和掌握情况,而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考查不够。即试题的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考查某个知识点(比如某个公式、定理等),试题模型大多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点上而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虚拟模型。因此,在高考招生中就出现了一些这样的现象

5、:一些平时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在高考中失利,没有考取相应的大学;而平时读死书、对考纲规定的内容掌握得校全面而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却考得相当好,即过去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3、“3+x”高考试题中,重在以能力立意命题在“3+x”高考中,“x”指的是综合能力测试。其意图正是针对过去高考中的不足,要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即综合应用所学各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在过去单科知识解答问题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从2000年江浙地区的高考综合测试题可看出,综合科目的命题不再注重知识的覆盖面,也无重点与非重点知识之分,对考纲也有所不从,其原则是: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源于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因此,只

6、要是学生所学过的知识都有可能被考杳,对没有学过的知识在给岀一定的信息后,也有可能被考查,其考查方式是:给出一具体的实际问题(其中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复杂的,是多方面或多学科的,同时也可能无重点与非重点知识之分,因为它不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命的试题),然后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多科知识进行解答。重点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探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目前的许多实际问题,如能源问题、环保问题等,都是学生没有学过,教材上也没有的知识,教师也没有综合地讲过问题中所包含的各科知识,因此对学生来讲完全是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分析和探索,就是一种能力。当然也考查了知识,如果头脑中没有相关知识

7、也是解答不了的。因此,对于这两种命题思想,可以用下面的比喻来形象地说明他们的关系: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学完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就好像打仗前兵器库中已备好了打仗所需的各种武器弹药,过去的考试中主要检测你使用每一样“兵器”的情况,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兵来将挡”“火来水淹”,只要你兵器库中有相应的武器就不怕;现在的“3+x”考试则是考查综合运用的能力,是“多对多”关系,即敌人是大面积来,而且所带武器也非常隐蔽或多样化,你必须先通过侦察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