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

ID:46544569

大小:1.80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5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_第1页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_第2页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_第3页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_第4页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5期中国地质Vo1.37.No.52010年10月GE0LoGYINCHINA0Ct..2010重新认识鄂尔多斯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董兆雄,2姚泾利3孙六一3包洪平3王红伟3何江2范鹏2(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2.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9)提要:地层、沉积岩组合及古地貌特征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早奥陶世马家沟期为3个沉积单元区,即:北东部区为白云岩一蒸发盐组合:南部区为自云岩一少量蒸发盐组合

2、:西部区以石灰岩为主。相应地北东部区以发育台内盆地一盆缘坪为主:南部区发育洼地一台坪一台地边缘一海槽;西部区则发育台地边缘一海槽。野外剖面与钻井岩心观测以及区域资料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边缘大致在洛南瓦窑沟一西安一宝鸡一带。马家沟期研究区沉积模式总体上为:横向上“西槽、南洼、东坪、北盆”.纵向上“咸一淡交替”;灰岩一白云岩一蒸发岩横向上呈带状展布,纵向上则为不等厚交替沉积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碳酸盐台地;岩相古地理;沉积模式中图分类号:P588.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0)05—1327—09鄂尔多斯

3、盆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西部.由于1区域地质背景受奥陶纪以后的各期构造运动破坏.盆地南部地区.尤其是南部边缘地区奥陶系多被剥蚀殆尽或深埋地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是指陕西志丹以南、洛腹,地面露头较少且分布局限,这极大地增加了南部南以北、山西河津以西及甘肃平凉以东地区(图1)。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的难度.造成了诸如碳1.1区域构造特征及中央古隆起形成酸盐台地、碳酸盐缓坡等众说纷纭的岩相古地理格晚寒武世末的加里东运动.使得鄂尔多斯地块局㈣加之威尔逊的碳酸盐岩沉积相综合模式较早抬升.除南部局部仍为海水淹没外.广大地区成为陆引人中国.并被国内学者广为接受.所以人们多按

4、地.并在盆地中部偏西一南的位置形成了一个古隆“威尔逊模式”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的岩相古起:中央古隆起。该古隆起平面呈“L”型,北段走向地理.并建立相应的模式。经笔者对南部地区奥陶系近南北.南段在宁县以南向东转折至富县。早奥陶世剖面和有关钻井岩心系统地观测.并综合前人的剖亮甲山期的怀远运动.则进一步使南部边缘区短暂面和区域资料研究发现.早奥陶世马家沟期鄂尔多抬升成陆关于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时代虽是言人人斯地区是西、南为秦祁海槽的一个巨大、相对较平坦殊.不过基本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形成于前奥的台地,不但有边缘障壁岛,还有内部岛屿(中央古陶纪:如汤显明f1992

5、)~1认为“中晚元古代中央古隆隆起)和盆地、洼地,其岩相古地理特征与“威尔逊模起已具雏形”:黄建松(2005)t61综合研究了地面露头式”有所不同和钻井揭示的地层接触关系、重力、地磁等资料指出收稿日期:2009—08-27;改回日期:2009-09-15基金项目:《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1~(2008ZX05001)资助。作者简介:董兆雄,男,1954年生,教授,从事沉积学及储层地质学教学与研究;E—mail:swpafi'n@126com。中国地质图1研究区地理位置图Fig.1GeographiclocationofSouthOrdos“

6、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在寒武纪早期.即兴凯运表1鄂尔多斯南部下奥陶统及其划分Table1DivisionsofLowerOrdovieianstratain动末期就已形成.并且在加里东运动阶段持续隆起SouthOrdos为陆”;杨遂正(2o06)则认为寒武纪时中央古隆起系统组段主要岩性就已存在,自二叠纪石千峰期才消亡。另一种观点d]Ⅲ灰、深灰色泥晶灰岩、角砾灰岩为主,下部统凉少量泥岩、凝灰岩、硅质岩则认为其形成于中奥陶世之后.如解国爱(2003)~5E庆-~(2005)等。笔者认同第一种观点.即中央古隆蝰马中上部灰色粉一细晶白云岩及含生屑白云岩,蝰六下部灰色

7、含砂屑及生屑泥晶灰岩和泥晶灰岩起形成于前奥陶纪1.2地层特征马灰色泥一粉晶白云岩,夹泥晶灰岩、细晶白云水五岩及角砾白云岩。旬邑、耀县一带有膏岩根据地面露头剖面、钻井及区域资料,研究区下泉奥马岭马灰一深灰色粉、细晶白云岩、灰质自云岩,旬奥陶统广泛发育马家沟组(表1),并可据岩性组合特家四邑、耀县一带见膏质白云岩陶下沟征将其分为:白云岩一蒸发盐组合的北东部区:白云系统马灰黄、灰色泥.粉晶白云岩,间或见针、板状膏三溶孔,旬邑、耀县一带有膏岩岩一少量蒸发盐组合的南部区和灰岩一自云岩组合麻马灰色泥、粉晶白云岩为主,有时见针状石膏溶的西部区等3个区(图1)。川二孔区内马

8、家沟组与下伏冶里一亮甲山组连续沉积马灰色粉晶白云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