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选编:身份

优秀作文选编:身份

ID:46568384

大小:97.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优秀作文选编:身份_第1页
优秀作文选编:身份_第2页
优秀作文选编:身份_第3页
优秀作文选编:身份_第4页
资源描述:

《优秀作文选编:身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圳7fr甫头中学髙三年级语文组主编本期责任编辑:刘加军2011年10月12日第32期球索》总第434期【月考试题】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身份J是隐现于诸多新闻事件之中的一个关键词。从“你是哪个单位的”的骄横,到“我爸是李刚”的张狂;从“蚁族”艰难的处境,到对“阶层固化”的焦虑;从个别地方招录干部子女的红头文件,到“拼爹就业"背后的无奈,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基于不同“身份"之上的生存状态。身份,已成为标签,成为尺度。有人想炫耀它,有人想掩盖它。请以“身份”为话题写作文。立意自定,题目白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总体状况】木次考试作文

2、是“独词”性话题作文,同时设了导向性提示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人,明显离题的文章比较少,多数文章都能在给定的话题內展开。【病情诊断】1.【话题替换病】有些同学在审题时有些概念不清,在写作中从身份这一话题出发,谈到了身份与出身.职业.面子等概念的关系上,顺理成章地用其他概念取代了身份,造成了话题的转移,导致文章偏题。启示:话题一定要守住核心概念,这是作文的底线。让包含着准确概念的观点在文中关键位置上反复重现。2.【话题转移病】有些同学在写作时把话题放在和其他概念的关系中来写,这样也不是不可以,但有人却不能始终紧扣二者的关系展开:比如有篇文章观点是「

3、忘却身份,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观点相当不错,可是文章后面却把“忘却身份”丢掉了,三个分论点变成了这个样子:“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生活才更快乐”;“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人生才有意义“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社会才更美好J不知不觉间,作者实现了乾坤大挪移,实现了从“忘却身份”到“追求人生价值”的话题转移。启示:既然建构了联系,就要始终如一,杜绝始乱终弃,为人与作文都是同样的道理。3•【六神无主病】有相当数量的同学作文看似在围绕着:身份”展开,其实很多文章基本上都是一段一个想法,上气不接下气,你要问他整篇文章什么观点,保准有好多人说不出来。一个人大脑要是失灵了就

4、成了行尸走肉,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大脑,那应该叫什么呢??启示:军队打胜仗,首要的肯定是指挥得当,调度有方,四五个谁也不服谁的小队长分别率领一群乌合之众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队伍还能打胜仗?写文章不也是同样的道理??4.【浅尝辄止症】相对于前面三种病,这个看起来似乎轻一些,但这却是制约作文分数无法提高的主要瓶颈。患此病症的人极多!!很多学生只知围绕话题兜圈子,把几个看似和话题相关的材料叙述一番,做点浮光掠影的评析,蜻蜓点水,草草了事。文章从头至尾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要么只是停留在现象上,要么就是只会宣泄情绪。这样的同学缺乏向纵深开掘的意识和

5、能力,文章只能暴露出自己的浅薄无知,没有思想深度还想得高分,无异于白日做梦!!什么是思想?简单言之就是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什么是正确的思想?简而言之就是要在看透本质之后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设想,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批判、讽刺等破坏性的层面。"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这一简单有效的行文结构,老师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真正入耳的同学又有多少??启示: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听话的鸟儿有虫吃。亲爱的孩子们,请你们对照一下这几个主要症状,反思一下,看看你的问题在哪里,你要记住的教训是什么,篇幅所限不能尽言,望见谅。【佳作赏析】1•论身份高三(10)班郑

6、薇身份Z说,古Z有也。带着色彩,带着尺度,它几乎成了每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标签。身份非毒,却胜似毒。“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自先秦Z初,“硕鼠”的肆无忌惮,至魏晋Z交,九品屮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专权垄断;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忿起呼号,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落隗凄凉及至当下,身份之差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因为“你不是上头的S所以冷眼相待:因为“我爸是李刚S所以开车可以横冲直撞这种种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了“身份"这枚“红7”Z匚人们畸形而可悲的工活状态。-把身份当做生存的标签,这难道不是•种文化的退化古人早已作出“学而优则仕”的评判「

7、朝为田舍郎,丽犬了堂S隋唐时期建立起的科举制也充分体现了当时人重品学的选才标准。人不患无名,患所以立,君不见乌燕曾佰寻常,陌巷亦存英雄,影响历史的是这样-样自耿介

8、喊长起來的人物。于是有了管仲相齐成就一代春秋紡主•于是有了孔明出山奠定三国时立之势,于是有了胡雪岩弃下牛鞭成为商界翘楚身份,何足以论英雄!然而,反观当下,乂有多少人因为“身份”而被拒之门外呢?一大批“蚁族”在就业的巨大压力下踽踽独行:高考招生多少高校考的是“爹”而不是学:多少农民T了女还在城市人冷漠的侧视中巴巴望着学校的门槛“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一定论不知从何时起已遗失了它原有的光彩

9、,而今已演变成“身份不是万能的,没有身份却是力力不能!”嗟乎,“身份”之说,害人甚矣!轻学识重身份的思想背后折射出的是为卜•人们阶级观念的固化,是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