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

ID:46570113

大小:246.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25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_第1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_第2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_第3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_第4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海导航》过关训练九T99.(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是动景;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是静景。(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零落昆虫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1、(2)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荷的衰朽和菊的凋零反衬橙和橘的盎然生机,赞美了不畏恶劣环境的坚贞气节。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课习前预1、阅读《学海导航》P78——80有关“手法”的知识点2

2、、课堂讲练的相关内容:《学海导航》P68例1第2小题,例2第2小题,例3第1小题《学海导航》P265T2第2小题P266T8、9、10第2小题P268拓展提升T4、T6、T7第2小题P270拓展提升T14、T17第2小题过关模拟九T11、T13第1小题。“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2)表现手法(描写手法)------赋比兴、白描、细节描写、烘托或衬托、对比、托物言志或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等;(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

3、代、夸张、对偶、反复、排比、设问、反问等;(4)篇章结构------首尾照应、卒章显志、承上启下、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常见技巧具体分类考试常出现类型常见的修辞手法(9种)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技巧类诗歌答

4、题规范【答题步骤】(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析作用:此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托物言志③古讽今(怀古伤今)④借典抒情抒情方式:《学海》P79常见提问方式:1、说说下面的诗歌采用了哪种抒情手法?2、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的诗歌。3、有人认为某诗在表达情感上体现了“曲折通幽”的特点,你认为怎样,说明理由。直接抒情判断直接抒情的方法——判断方法:诗人在其诗歌中比较直观地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

5、激情,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词、句。例句见《学海》P79如:杜甫:“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死亦足”,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了相思之苦。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答题规范:本诗歌采用的是直接抒情的方式,诗中的“独怆然而涕下”直接表现了诗人想着天地之浩大,人之渺小,而感时伤事的情怀。请简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答题规范:诗歌采用×

6、×方式,诗中××句表达了诗人××感情。间接抒情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种手段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词、句。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间接抒情,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这首词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冯词主要是间接抒情,通过景物、人物动作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盼夫之情。李词多直接抒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却上心头”五句酣畅淋漓地抒写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苦和情

7、爱之深。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比较两首词在抒情方式上的差异。练习: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答: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朝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