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ID:46576417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5

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_第1页
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_第2页
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_第3页
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_第4页
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一、基础知识(下面1---8小题都列有四个选项,均为单选题,多选无效。共16分,每小题2分。)1、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形式与内容的枘凿(ruìzáo),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B.这样走,可以省(shěng)却不少时间,小胡也可顺路回乡省(xǐng)视双亲。C.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zhòng)了个相公,我所以带酒来贺你。D.国力强(qiáng)大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总是强(qiǎng)词夺理,独断专行。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答题卡上涂黑作

2、答,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要张冠李戴。B、干事情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不能人云亦云地随声附合。C、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真是不胜枚举。D、郑培民以身殉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启程前来大陆,勇敢地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和平之旅。B、学习成绩的南昌市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切实际的。C、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D、父亲经常拿成功人士的例子对我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襄阳好风

3、日,留醉与山翁。”作者是唐代王维之手。B、为了防止贫困生辍学,教育部门做出了免除贫困生学杂费、书本费,并补助生活费。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全国观众受到好评。D、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应该成为我们增强民族自信,重铸辉煌历史的契机。5、下列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作者、作者生活的年代(或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故乡》-闰土-鲁迅-现代B、《小橘灯》-小姑娘-冰心-现代C、《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契诃夫-俄国D、《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莎士比亚-法国6、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A、

4、当你的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许多好书都不是畅销书②因为畅销书毕竟是有一定道理的③而畅销书也不一定是好书④否则他会与时代与社会脱节⑤但一个人必须要看畅销书A、①③⑤④②    B、①③⑤②④    C、①③④②⑤    D、①⑤③④②8

5、、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9、用古诗文原句填空(每小题2分)(1)、《江城子·密州出猎》主人公“聊发少年狂”的表现:(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者壮志难酬句(主旨句):(3)、晏殊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而龚自珍却写道:“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辞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4)、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语无疑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谚语等,请按要求填写。(小题各1分)(1)成语:___

7、___,谦受益。(2)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3)人们常用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11.补写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书写必须规范、工整。(自选四句填写)(4分)(1),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2),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3)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二、语言运用(8分)12、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的形成。(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3分

8、)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剧。清乾隆五十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壶、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他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逐渐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