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评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评

ID:46576486

大小:7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5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评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评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评_第3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评_第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评第I卷积累·运用(23分)一.本题包括1-4小题,全部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拾级诠释面面相觑B.褒贬干涸揠苗助长C.粗犷履历近在咫尺D.窘迫涟漪鲜为人知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A.旅游者陶醉在小城美丽古朴的景色中,感觉好像走进了世外桃源。B.班主任三顾茅庐,终于使沉迷网络而辍学的学生返回了课堂。C.面对我军强大的攻势,城中的敌人黔驴技穷,只好乖乖地放下武器投降了。D.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否则就会闹出郑人买履式的笑话。3.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

2、的是()A.《陈涉世家》——司马迁——《史记》B.《桃花源记》——陶渊明——晋朝C.《济南的冬天》——老舍——“人民艺术家”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英国4.文言加点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见藐小微物普少习吏事(学习)B.默而识之可爱者甚蕃(多)C.岁以大穰贻以金钗(赠给)D.大楚兴,陈胜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二.本题包括5-9小题。(共15分)5.改正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注意书写正确、规范、整洁。(2分)相提并论浮想联篇含辛茹苦中西合壁永往直前根深蒂固陈词烂调不言而喻6.背诵、默写(7分)(1),江春入旧年。(王

3、湾《次北固山下》)(1分)(2)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3)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分)(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由描写景物转入到评论历史人物的诗句是,。(2分)(5)《出师表》中“,庶竭驽钝,,,”一句表明了出师北伐的目标。(2分)7.请从《西游记》或《水浒传》中取材,补全下面的对联。(2分)上联:胆大心细,子龙勇救刘后主。下联,,。8.依照下面的语句,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2分)一条小溪,只有汇聚众多的细流,才能成为奔腾汹涌的大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2分)唐诗里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飞越红尘,穿透历史长河上的层层雾霭,似雁鸣似笛声,声声荡声回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应和着寒山寺幽幽的钟声,敲打着世人浅愁的无眠。①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②昔日的宏图霸业如长河沙砾,曾经的盛世繁华似过眼烟云。③秦皇汉武,折戟沉沙;唐宗宋祖,空余嗟叹。④世事更迭,岁月无常,多少帝王都被雨打风吹去!A

5、.③④②①B.④②①③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第II卷理解·感悟(37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捕蛇者说》选段,完成第10-13题。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

6、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则久已病矣病入膏肓B.犯寒暑作奸犯科C.汪然出涕曰涕泗交流D.以尽吾齿唇齿相依1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1)虽鸡狗不得宁焉虽:_____________(2)谨食之,时而献焉食:_____________

7、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君将哀而生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用原文语句填空。(4分)(1)蒋氏是怎样让作者确信“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的?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的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

8、章结尾与“若毒之乎?”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