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初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ID:4657674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5

初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1页
初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2页
初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ˍ学号―――一、给括号前的字注音:悄怆()()箪()瓢屡空衔觞()赋诗犬牙差()互艨艟()()僦()赁看幕买椟()还珠佁()然不动二、下列作家、朝代、作品及体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赤壁》——杜牧——唐代——七言绝句B《观潮》——周密——宋代——散文C《五柳先生传》——柳宗元——唐——自传D《塞翁失马》——刘安等编——东汉——寓言三、根据课文填空:1、《小石潭记》是任永州司马的时候,在永州发现许多风景地,记了其中八处名胜,合称为《》,该文是其中一篇。2、《过零丁洋》里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的诗句是3、〈〈浣溪沙〉〉中诗人感悟到人生哲

2、理的句子是4、黔娄之妻有言:“,。”5,自将磨洗认前朝。6、写出下面诗句的对仗句:(1)山河破碎风飘絮,。(2)山随平野尽,。(3),长河落日圆。(4)举头望明月,。(5)不戚戚于贫贱,。(5),江横玉系腰。四、解释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字的意义: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曾不吝情去留()3、佁然不动()4、虽席地不容闲也()()5、此独以跛之故()()6、零丁洋里叹零丁()7、倏尔黄烟四起()8、皆披发文身()五、选出“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A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C吾能为之足。D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六、下面没有使用比喻

3、修辞方法的是()A方其海出海门,仅如银线。B谁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七、判断题1、《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陶渊明,文章是陶渊明为好友五柳先生写的传记。()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中加点的“将”字意义相同。()3、阅读周密的《观潮》,通过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场景描写,可知当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风尚。()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了小石潭的鱼和其他景物特点。()5、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小石潭记》外,我们还学过他的寓言《黔之驴》。()

4、6、“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与“丁壮者引弦而战”中的“引”意思相同,都译为“拿起”()八、下列各句与课文原文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已出,为屿,为坻,为嵁,为岩。B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C近塞之人,死者十九个。D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九、阅读理解(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5、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给下列字注音篁()坻()嵁()俶()翕()怆()2、用原文回答:(1)从听觉写流水的四个字是:(2)写小溪曲折蜿蜒的四个字是:(3)逼真地绘出溪岸状貌的四个字是:(4)从鱼的静态(恬静舒适)侧面写水的四个字是: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披拂:(2)佁然:(3)翕忽:(4)悄怆:4、文言虚词“以”字常用作介词、连词和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试分析下面三句诗中“以”字的用法:(1)全石以为底:以:(2)卷石底以出:以:(3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二)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1、上文选自《》第段,写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既望:既而:沃:郭:3、上文引用了一句诗,这句诗使用的修辞方法是,诗的意思是,文中引用这句诗的作用是:。4、上文具体描写了潮水的形状、声音、颜色、气势,按要求写出句子:(1)形状、颜色:(2)声音:(3)气势:5、上文使用的修辞方法有、、,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其中议论的句子是。(三)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讳其名

7、,触者必怒,吏率多被榜笞(榜,打。笞,用鞭子或板子打。)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布告)揭(张贴)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1、原出此文的一句俗语是,,它的意思是。2、词语解释讳举许遂3、翻译下面的句子:(1)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2)吏人遂书榜揭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