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哲学无定论”

为何“哲学无定论”

ID:46581119

大小:628.6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为何“哲学无定论”_第1页
为何“哲学无定论”_第2页
为何“哲学无定论”_第3页
为何“哲学无定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为何“哲学无定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人文视野·哲学为何“哲学无定论”王梅清1,左亚文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东西方哲学家古代就提出了“哲学无定论”的问题,并初步分析了其认识根源以及不同观点间的内在联系;中国当代哲学家贺麟和陈修斋先生著专文对其进行了探讨,为促进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哲学的发展需要重新反思“哲学无定论”的观点。关键词:哲学无定论;哲学的本质;哲学的特点;当代反思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14)09-0098-03

2、“哲学无定论”?这个问题古已有之。改革开放甚至期望哲学会告诉他一些他已经确信不移的东以来,学界又对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拟在总西的人,最好不要在哲学上浪费时间。”[2](P633)罗素也结和吸收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深层次指出:“哲学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不但是真实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思考。的,而且是明显的:有了确定答案的问题,都已放到一、“哲学无定论”的提出各种科学里面去了。”[3](P131)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把通过相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很早就认识到了哲学互论辩而获得真理的方法叫辩证法,并界定哲学智无定论的问题,初步分析了造

3、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慧不同于实证知识,它主要探讨诸如美德、真理、正而且指明了这种无定论的多样性中所包含的统一义等一般性的问题。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持这性。《庄子·天下》篇就对当时流行于社会的墨家、宋种观点。这说明他们都已初步认识到哲学智慧不可尹、彭田慎、关老、惠施乃至庄子自己的学说进行了能给人们提供实用的和确定的知识,而主要是一种评析,指出诸子百家虽然各自都包含了“一察”之思考和论辩的方法。在西方,从古至今,哲学派别林明、“一察”之见的片面真理,但却犯了蔽于“一曲”立,相互论争,此消彼长,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史而不知“大体”的错误。荀子《解蔽》篇则

4、进一步深入的结果所昭示的,不过只是纷歧的思想、多样的哲分析了先秦诸子“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的具体表学的发生过程”,“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现及其认识根源。他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1](P20-22)尽管仍有不少哲学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家信誓旦旦地相信自己发现了确切无疑的真理,但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哲学家承认哲学观点具有非确而不知人。”在荀子看来,各家各派的错误都是由于定性和多样性。文德尔班就曾告诫我们:“那些要求局限于一个方面而遮蔽了另一个方面所造成的

5、。问作者简介:王梅清(1981—),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左亚文(1956—),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研究》(12AKS002)的阶段性成果。·98·题是,任何人对于一个事物的研究都只能从某一个于该文是以散文体的形式写作的,对于有些问题只角度进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蔽于一曲”的错是点到为止并未具体展开,特别是未能从哲学的本误。所以,荀子得出了“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性上来认识问题。真正从哲学的本性上提出并阐述心术之公患也”的论断。这个问

6、题的是陈修斋先生。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先秦之后,思想家们在回1988年,陈修斋先生在《武汉大学学报》第二期顾和反思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指出了它们相发表了《关于哲学本性问题的思考》的文章。该文的互对立而又相互生成的这种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直接从哲学的本性入手,具体和证关系。汉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中就指出:深刻地阐述了“哲学无定论”的问题。文章一开首就“《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指出:“无定论正是哲学的本性,只有无定论的问题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才是真正的哲学间题,而真正的哲学问题总

7、是无定异路,有省不省耳。”(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第论的。如果一旦有了定论,则它就是科学问题,而原七十》)班固亦认为,诸家之说,“其言虽殊,辟犹水本并不是或不再是哲学问题了。”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所谓那些无有定论的“真正的哲学问题”,主要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是“恩格斯所指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及与之密切相关(《汉书·艺文志》)的若干问题,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提出的然而,在古代,东西方哲学家对于哲学观点的‘二律背反”的问题之类。”这类问题之所无法形成非确定性主要是从人类认识的多样性、局限性及其定

8、论,关键就在于这类问题是以“宇宙全体”为认识论辩性的角度提出来的,至于其与实证科学相比所对象的。而一旦以“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