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2 HDB3 编码实验

实验02 HDB3 编码实验

ID:46583902

大小:225.4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5

实验02  HDB3 编码实验_第1页
实验02  HDB3 编码实验_第2页
实验02  HDB3 编码实验_第3页
实验02  HDB3 编码实验_第4页
实验02  HDB3 编码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02 HDB3 编码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二HDB3编码实验1.实验目的与实验原理ò了解线路编码的码型选择原则;ò掌握HDB3码的编码规则及其特性;ò掌握HDB3接口变换与反变换的实现方法;ò进一步掌握伪随机信号产生电路的实现方法;HDB3码编码规则是:HDB3码在编码时,连“0”个数被限制为≦3。HDB3编码方法是,当信息中出现连“0”个数≦3时,HDB3码即是AMI码;当信息中出现4个(或以上)连“0”时,就用特定码组来取代,这种特定码组称为取代节。例如,信码为:10110000000110000001若前一个破坏点为V-,且它

2、至第一个连“0”串前有奇数个B,则HDB3码为:B+0B-B+000V+000B-B+B-00V-00B+若前一个破坏点为V+,且它至第一个连“0”串前有偶数个B,则HDB3码为:B+0B-B+B-00V-000B+B-B+00V+00B-HDB3码有两种取代节:“B00V”和“000V”。其中B表示符合极性交替规则的传号,V表示破坏极性交替规则的传号,称为“破坏点”。这两种取代节的选取规则是:使任意两个V脉冲间的B脉冲数目为奇数。这样,相邻V脉冲的极性也满足交替变化规律,达到整个信号保持无直流

3、分量的目的。HDB3码的波形不是唯一的,它与出现四连“0”码之前的状态有关。下图中虚线框内为HDB3编码电路框图。伪随机码连零检出电路取代节判决产生电路HDB3码形成电路HDB3码时钟电路破坏点产生单/双极性变换输出HDB3编码电路的框图一个完整的二次群HDB3编码实验电路包括以下4部分:(1)8M时钟信号输入(2)大于5级NRZ码产生器(3)用FPGA实现HDB3编码电路(4)单-双极性输出合成电路2、在MAXPLUSII设计平台下进行电路设计(1)目录路径:TXHDB3_allHDB3A

4、在计算机上建一实验目录(用英文)文件名:hdb3a.gdf,(或hdb3a1.gdf)(2)完成HDB3编码电路设计,或打开实验光盘提供的实验电路,并进行分析。实验电路由三部分组成:1)16.9M时钟通过二分频电路获得8.4M时钟信号。2)一个5级NRZ码产生器3)NRZ-HDB3码变换电路HDB3编码实验框图(3)电路编译和FPGA引脚定义:完成原理图输入后按以下步骤进行编译:1).在AssignDevice菜单选择器件MAX7128SLC84,2).在AssignDeviceGloblpro

5、jectdeviceoption菜单中选择EnableJTAGSupport。3).第一次编译时一般采用让MaxplusII自动进行引脚分配。4).编译后进行引脚回注(Back-Annotate),经过引脚回注后,电路图上会显示自动分配的引脚号。5).定义实验板所要求的输入时钟引脚和输出测试引脚,然后再次进行编译。引脚修改方法如下:双击clk时钟输入引脚元件中的回注引脚号,MAXPLUSII会弹出一对话框,可方便进行修改。FPGA引脚定义:CLK83脚(外部16.9M时钟),1/2cp37脚NN

6、RZ39脚(NRZ反向信号,需要包含4个以上连零)hx65脚(已经连接到驱动器SN75452的6脚)hy64脚(已经连接到驱动器SN75452的1脚)hx148脚hy149脚(4)在MAXPLUSII环境下完成对以上电路实验仿真:(a)在MaxplusII菜单下选waveformeditor;出现一波形编辑窗口,波形编辑窗口(b)在Node菜单下选EnternodesfromSNF点击List:加入要仿真的所有节点。加入仿真节点(c)加入时钟激励在Option菜单下选GridSize,出现对话框

7、后键入相应的ns数,例如10ns(对应周期为20ns,即50M)。在File菜单下选EndTime键入仿真时间,例如10us。(d)在MAXPLUSII菜单下选SIMULATOR,出现仿真对话框后,按Start开始仿真。得到仿真波形和理论推算结果是一致的。3.实验板设置在进行不同实验时,首先要对实验板上硬件进行简单设置,以符合各种信号输入和各种实验结果测试要求。实验原理图:1234FPGA83脚(1)接通SW_6(用短路块),晶体振荡器X1产生16.9344M时钟信号,T8为该时钟频率的测试点。

8、(2)将拨动开关“K2”的“1”脚置“ON”,将16.9344Mc时钟信号送到了FPGA第83脚(全局时钟脚)。(3)接通SW_16驱动器75452电源。(4)将8.2V直源插入实验板PJ1接口,打开总开关K1,检查指示灯P1、P2、P3是否亮。实验板跳线和开关设置表:名称设置说明SW_6接通晶体振荡器X1电源K2“1端接通16.9344Mc时钟信号送到了FPGA第83脚1234SW_16接通驱动器75452电源4.将实验电路nrz.pof配置到FPGA芯片(1)将BYTBLASTER一端连接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