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46583981

大小:3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5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郡县制2.中国传统家庭有“长兄为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3.张荫麟在《中国史纲》说:“始皇派蒙恬领兵

2、三十万北征。不久把河套收复,并且进展至套外,始皇将新得的土地,设了九原郡。为谋北边的一劳永逸,始皇于三十三、四年间,又经始两件宏达的工程。”这两件宏大的工程是()A.驰道和长城B.驰道和灵渠C.直道和长城D.直道和灵渠4.顾炎武论及某一制度时,认为其最大的弊端是“尽天下之权,而收之在上”。该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官制5.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设立“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会稽郡则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之内。当时扬州刺史行使的权力是()A.监察权B.行政权C.军事权D.

3、经济权6.《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结合所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政事堂是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B.宋代的行政机构自唐代政事堂演变而来C.政事堂的迁徙是因人改制的体现D.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具有高度稳定性7.《历代名臣奏议》引赵天麟奏议:“(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以下有关行省权力的论述能证实这一认识的是()①所有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②军政要务需

4、呈报枢密院③无权更改赋税制度和调动军队④中央采用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论及某中央机构特点,有学者把他归纳为简、速、密。简,就是机构简单,有官无吏;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密,即保密性强。这一机构是()A.唐代尚书省B.宋代枢密院C.明代内阁D.清代军机处9.清末汪康年在《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写道:英法联军放火后,一些中国人跟在后面“到处引火延烧”,让火势扩大。这说明当时()A.火烧圆明园具有必然性B.英法联军即将攻陷北京8C.部分国人民族意识淡薄D.中外反

5、对势力公开勾结10.中英虎门条约第10款规定:“凡通商五港口,必有英国官船一只在彼湾泊,以便将各货船水手严行约束,该管事官亦即藉以约束英商及属国商人。”该条款反映英国获得了()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军舰巡查贸易权D.居住及租地权11.一位北洋舰队外籍军官在回忆黄海海战时说:“提督的腿在海战中严重摔伤了。但是他拒绝进入舱内,而是坐在甲板上看着他的水兵作战。”这位“提督”是()A.邓世昌B.刘步蟾C.丁汝昌D.林永升12.下图报道的消息最有可能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

6、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13.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猪啊,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反映出共同的时代主题的歌词是()A.“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B.“红军是咱们的亲兄弟,长征不怕路途遥”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14.下图是一组题为《抗战之变化》的漫画。在此,作者意在揭示(  )A.抗战路线的调整                                    B.民族意识的觉醒C.国际形势的好转     

7、                              D.中日矛盾的尖锐815.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的军队,占其损失总数的65%。这说明抗日战争()A.是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B.大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16.曹汝霖曾说:“鄂督瑞澂搜得叛军名册,牵涉新军士官很多,士官恐株连,遂先发响应。假使瑞澂处以镇定,将名册销毁,即可使反侧者安心,徐图处置,何至酿成大祸。”此“大祸”是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同盟会成立C.武昌

8、起义D.五四运动的爆发17.据载,孙中山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割了辫子,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后的枪口逼迫下剪了辫子,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前夕割了辫子。这说明()A.革命党人的行为和动机具有一致性B.辛亥革命开启近代社会习俗变革潮流C.辫子去留成为当时是否革命的风向标D.孙中山是剪辫运动最早的倡导者18.“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此恨不能甘,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由“山东又要似朝鲜”引发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