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气流组织优化实例_张彦才

机房气流组织优化实例_张彦才

ID:46585095

大小:1.49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机房气流组织优化实例_张彦才_第1页
机房气流组织优化实例_张彦才_第2页
机房气流组织优化实例_张彦才_第3页
机房气流组织优化实例_张彦才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房气流组织优化实例_张彦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5月21日第31卷专刊TelecomPowerTechnologyMay.21,2014,Vol.31Monograph机房气流组织优化实例张彦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运行维护部,甘肃兰山730030)摘要:通过对两个机房的实际勘测分析,发现机房气流组织对机房能耗水平有显著影响。为此,进行了相应的气流组织改造,达到了比较明显的节能效果。关键词:气流组织;优化;节能92.3%。1概述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与业务的增加,机房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房内的气流组织对整个机房的温度场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气流组织的优劣也决定了机房空调的配置及运行能耗。为了优化机房的气流组

2、织,解决机房局部散热问题,降低机房空调的运行能耗,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现对两个机房进行了勘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2某2楼机房勘测与气流组织优化图2上送风方式示意图2.1机房概况该机房面积较大,机房内主设备采用上走线的方式,未划分冷热通道,机房内配置了5台机房空调,均采用风帽上送风方式,如图1所示。图3设备布置方式导致热量叠加图1某2楼机房2.2现状及存在问题该机房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机房空调的送风气流组织无法送达局部区域,导致机房内存在局部过热问题(过热区域如上图1中的圆圈位置)。(2)风帽上送风方式为弥散式送风,优点是:灵活简易,对空调前方局部区域的散热效果良好;缺点是:送风

3、的覆盖面积小,送风的距离有限,尤其是传统的FC风机,如图2所示。(3)传统的空调能耗较大,空调主要的耗能部件是压缩机与室内风机。(4)机房内主设备的布置方式为同向式布置,每列机柜的距离有限,导致热量叠加如图3所示。(5)机房局部区域(如图4所示)的负载率较大,现场查得空调的制冷运行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率约为图4该机房负载分布·74·“2014中国通信电源、局站环境TelecomPowerTechnology2014年5月21日第31卷专刊标准宣贯与新技术交流会”专刊May.21,2014,Vol.31Monograph2.3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如下解决方案:(1)图5中圆圈区域为过热

4、区域,由于旁边的机房空调的送风方式为风帽弥散式送风,送风气流无法到达过热区域所导致。针对过热原因,在图5中的虚线圈区域增加相应的制冷单元。图6FC风机的送风口风速测量图5增加制冷单元图7EC风机的送风口风速测量(2)由于传统的机房空调的能耗较大,新增的制冷单元建议采用数码涡旋技术+EC风机技术机3某6楼计费机房勘测与气流组织优化组。数码涡旋技术:根据负载变化,采用径向柔性技3.1机房现状该机房的面积约为485m2左右,机房内有防静电术,通过加载与卸载功能,智能调节压缩机的容量输出,实现冷量从20%~100%的无级调节,实现对温地板,地板高约200mm,主设备采用下走线,无冷热度、湿度的精确

5、控制,能耗较传统的涡旋压缩机技术降通道的方式布置。机房内共配置了3台机房空调,均低约15%~20%左右。采用风帽上送风的方式。此外,还有2台民用空调,及EC风机技术: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直流无刷技3套三菱海尔风机盘管末端。图8为机房的平面示意术,配合后倾式叶片的风机,跟传统的FC风机相比,图。效率与稳定性均有较大的提升,同时减少了维护量。经测试,节能率可达30%~50%左右。(3)原有的CM+空调,采用FC风机,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进行传动,效率低,同时送风距离短,建议针对此机房内的3台CM50AR空调,将空调原FC风机改造为EC风机。通过机房内现有的两台空调进行对比,一台为CM50AR,一台为

6、P1031UA,由下面的现场测试数据可见,EC风机的效率较高,如果在同样的能耗下,EC风机的风量及风速均比FC风机要高,如图8某6楼计费机房平面图果改造为EC风机,送风效果将得到改善,风机能耗将会有所下降。3.2现状及存在问题(1)机房内存在高热密度的负载,但该区域没有专FC风机的送风口风速:CM50AR空调,采用FC门处理高热密度的设备(只有三个民用的风机盘管及风机,送风风机约为3.7m/s左右(图6)。一个一体化柜机),导致该区域的温度偏高。EC风机的送风口风速:P1031UA空调,采用EC(2)该机房内的2台斯图兹CCU432A空调的送风机,送风风速约为16m/s左右(图7)。风效果

7、不理想,送风距离有限。·75·2014年5月21日第31卷专刊TelecomPowerTechnologyMay.21,2014,Vol.31Monograph(3)该机房后期可能要进行改造及扩容,对于改造70kW,采用数码涡旋技术与EC风机技术,整机效率或扩容后的效果,没有一个量化的评估。高,能效比高,运行能耗低。(4)传统的空调能耗较大,空调主要的耗能部件是压缩机与室内风机。(5)机房内主设备的布置方式为同向式布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