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海洋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ID:46585774

大小:358.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5

海洋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_第1页
海洋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_第2页
海洋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_第3页
海洋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_第4页
海洋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⑩2008中国药理学会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基酸等,成分复杂,对于其所含成分的定量测定有不少报道,如对所含总黄酮的测定有分光光度法、RP-HPLC法、三波长一光谱法等,但对于其提取方法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即热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绞股蓝中黄酮类化合物,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绞股蓝中总黄酮的含量,比较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的绞股蓝药材中总黄酮,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为考察绞股蓝的内在质量提供定量依据。同时将绞股蓝总黄酮大、中、小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银杏黄酮组对照,通过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

2、酶(C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等的变化,观察绞股蓝总黄酮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海洋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季宇彬1邡,娄艳华L2,3,高世勇1'2’31.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76;2.哈尔滨商业大学药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尔滨150076;3.教育部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摘要】: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资源,海洋生物生活在一个具有一定水压,较高盐度,较小温差,有限溶氧,有限光照的海水化缓冲体系中。由于特殊的生活

3、环境,导致海洋生物体内多糖的合成过程与陆地生物不同,并产生许多结构新颖作用特殊的活性多糖,使其具有显著的药理稳定性和保效性,如调节免疫,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且毒副作用弱,已成为新药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现就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关键词】:海洋多糖、抗肿瘤、免疫、凋亡海洋多糖是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基以糖苷键相连而形成的高聚物,海洋多糖按来源可分为:(1)海洋植物多糖,如螺旋藻多糖、昆布多糖、羊栖菜多糖和紫菜多糖等;(2)海洋动物多糖,如厚壳贻贝多糖、鲨鱼软骨粘多糖、海参多糖等(3)海洋微生

4、物多糖。1海洋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刺参酸性粘多糖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小鼠经腹腔注射海参多糖后,对转移性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特别是对MA737乳腺癌的抑制率达88%111。从海洋生物Flawbacteriumnosum的代谢产物中得到一种杂多糖,称为marinactan,有增强免疫活性,促进体液免疫和肜二酥2008中国药理学会ltI■—●Il\!刮Z/药学发展前沿论坛细胞免疫抑制多种动物移植肿瘤,与化疗药物在抗肿瘤中有协同作用,已用于临床。又海藻表面生活菌Flawbacteriumugliginorinactan

5、MP-55产生的,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和素角藻糖组成的中性杂多糖marinactan能抑制小昆虫肉瘤.180细胞的生长【2】。于红等【3】在光镜下观察到螺旋藻多糖作用于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24,---48h后,细胞出现明显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该糖对肿瘤细胞存在周期特异性,能使癌细胞DAN损伤,抑制了HeLa细胞的增殖。鲨鱼软骨多糖对C57BL/6Jd"鼠的B16黑色素瘤经血道进行肺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41。Maeda等【5】发现,低分子壳聚糖可显著降低偶氮甲烷类致癌物诱导的结肠癌病变(异常隐窝灶

6、)的形成,能抑制肝癌、宫颈癌、白血病、S180与艾氏腹水癌及结肠癌Lovo等多种癌细胞的生长。2海洋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2.1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海洋多糖抑制肿瘤的效果,一般认为主要与免疫促进作用有关,通过提高生物机体对肿瘤细胞的防御能力和增强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实现的。不同来源和不同分子量的海洋多糖,其抑制肿瘤的活性不同。海洋多糖能刺激各种免疫活性细胞(如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的增殖、分化和成熟,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得到恢复和加强,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实现抗癌的。2.1.1激活巨噬细胞海带多糖(

7、1aminarin)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且经其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能分泌TNF。王庭欣等16l研究证实海带多糖不仅能提高小鼠吞噬指数,增强巨噬细胞功能,而且还可释放IL-1、TNF、NO以及H202等效应分子。海带中的岩藻多糖能抑制VEGFl65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起抗肿瘤作用与岩藻的硫酸化程度有关171。zhu等【8】从紫贻I]1(Mytilusedulis)中酶解提取的多糖具有显著提高脾脏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增强淋巴细胞和淋巴结巨噬

8、细胞酸性酯酶的活性。Suzuki研究发现甲壳六聚糖抗小鼠肿瘤的作用机理为:N.乙酰.D.糖胺(GlcNAc)或D.糖胺(GlcN)残基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释放IL广1,同时引起T细胞表面IL-2受体表达,而这又加速了T细胞分化成熟为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产生抗肿瘤作用I们。Yoshizawa等【10l从红藻得到一种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活性的水溶性多糖,经酶降解的组分可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强巨噬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