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

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

ID:46595109

大小:611.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6

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_第1页
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_第2页
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_第3页
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_第4页
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

2、迨莛盒堡堕壑垄壅婆堡堕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李运华内容提要社会保障被确认为公民的法定权利始自十九世纪末的德国。随着人权思想的兴盛,社会保障权由普通法权跃升为普遍人权和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成为各国宪法规范的对象。随之产生的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对于推动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有效行使、保护和实现.有重大的促进功能。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在中国法制史上的产生和演变较之他国更为曲折反复.现行宪法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存在多种缺陷,使得社会保障权在我国尚未真正成为公民的宪定基本权利。应通

3、过修宪或释宪的方式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俾使社会保障权获得宪法的强力保障,并成为社会保障事业与社会保障法制进一步发展的根据和助推器.关键词社会保障权宪法基本权宪法规范宪法保障李运华,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430072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国家政治与经济上的基本制度,社会保障权作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一种基本人权,应由宪法给予确认,使之成为宪定基本权利,并获得宪法的强力保障。社会保障权能否获得真正有效的宪法保障,当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即宪法上是否有规定以及宪法规定在形式上是否完备的问题,更是一

4、个实践性的问题,即它有赖于一个国家的宪法在一个市场健全而良好的社会土壤中内生、发育和成长,以及有着保障性的宪法实施机制I“,如实效性的违宪审查、宪法诉讼、宪法监督、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制度等等予以实现。本文旨在探讨社会保障权如何通过宪法获得有效的保障和实现,但限于篇幅,将讨论重心放在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方面,毕竟除了如英国等个别有极深厚的不成文宪法传统的国家外,宪法上有无规范及是否完备,仍然是相关权利能否得到有效的宪法保障的前提性问题。一、社会保障权与宪法规范的结合社会保障是人们应对危及社会成员基本生存的贫

5、困问题的对策方案与制度措施。论及社会保障,总要追溯到英国于1601年颁布的旧济贫法和1834年实施的新济贫法。但是,新旧济贫法时代的济贫措施或制度,充其量不过是出于怜悯的施舍或慈善行为,本文系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就业权制度体系研究》(批准编号09sFB5033)的研究成果·--——134---——万方数据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还常常具有防范、惩戒与矫正贫民的性质,是不可能与“权利”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恰恰相反,接受救济的贫民必须以丧失个人尊严、自由与政治权利为代价。到了19世纪80年

6、代,受人文主义、社会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等各种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欧美主流社会对贫困及其根源的认识与评价有了变化——贫困不再被认为是社会成员的个人性原因(如懒惰、浪费等)产生的罪过,而是一种由社会制度或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衍生出来的不幸。劳工阶级和底层人民以生存权利诉求为核心的社会保障需要,逐渐被统治者承认为是合乎道义要求的意愿和主张,具有了伦理上的正当性。与此同时,主流社会对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社会效用——社会保障对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全所具有且不断被证实的的社会功能,也有了新的认

7、识121。在此历史背景下,德国于1883年开始先后颁布了《劳工疾病保险法》、《劳工伤害保险法》、《残废和老年保险法》等三部社会保险法令。它们创世纪地把从前是属于施舍或恩赐的社会救济确认为公民的一种法定的社会保险权利。社会保障由此获得“法”的形态,社会保障权亦于此确立其法定权利的地位。进入20世纪,由贫富分化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益显激烈,且由各国国内延伸到国际社会,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使全体人类遭受亘古未有之惨祸。惨痛的牺牲换来了宝贵的教训,促成了人类历史上人权意识的空前觉醒,尤其是对人的生命、自由

8、和尊严的无比珍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的诞生,堪为佐证。该宣言在其序文以极其庄重、诚挚的文字宣示:“鉴于人类一家,对于人人固有尊严及其平等不移权利之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之基础⋯⋯而自由言论、自由信仰、得免忧惧、得免贫困之世界业经宣布为一般人民之最高愿望⋯⋯各联合国国家的人民已在宪章中重申他们对于基本人权、人格尊严和价值,以及男女平等权利之信念,并决心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以两次世界大战为社会历史背景,以空前高涨的人权意识为思想文化基础,人们对社会保障也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和评价:社会

9、保障不再仅仅是保障穷人生存的手段,它对于(民族国家为单位的)整体社会乃至全体人类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在整个人类的价值体系中具有底线伦理的地位,又是法学研究实现其他价值目标——诸如经济安全、生产力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国际和平乃至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基础和工具。有鉴于此,社会保障被重新定位为不但是为了保障(弱势)个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而且是为了人类的体面尊严与共同安全所必须实行的整体性制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