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触 与佛经语法

语言接触 与佛经语法

ID:46605196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语言接触 与佛经语法_第1页
语言接触 与佛经语法_第2页
语言接触 与佛经语法_第3页
语言接触 与佛经语法_第4页
语言接触 与佛经语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接触 与佛经语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理论与事实: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中古译经语法研究遇笑容汉语语法史中发生过多次语言接触,对汉语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古译经中的外来影响,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现有的研究侧重於从句型和虚词入手,探讨这个时期佛经语言出现过一些什麼样的改变,这些改变和佛经原典语言—梵文,巴利文—有什麼关系,研究已经逐渐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对从语言接触的视角看,这些变化的基本特徵,其发生的过程,机制,以及对汉语造成影响的途径和最终结果,似乎还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本文以目前对中古译经的研究为基础,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个简单的讨论.

2、一中古译经是伴随著佛教传入而产生的.汉代开始,佛教传入中国,西域僧人也来到中国,为传播佛教思想,开始把梵文,巴利文的佛教经典翻译成汉语.译者虽不能说很多,但译经数量庞大,仅见於《开元释教录》的,译者有170余人,翻译佛经近2300部,7000余卷,5000余万字.佛经的翻译者前期基本上是中亚,印度的僧人,虽然在译场中有汉人的帮助,但译经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在语言上留下佛典原文的影响.影响的程度,依译者的不同或译本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安世高和支谦可以算是前期的代表,《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载: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政后

3、之太子也……世高虽在居家,而奉戒精峻.讲集法施与时相续.后王薨将嗣国位,乃深惟苦空厌离名器.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综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持禅经,略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taBarbara.2007年第3-4期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No.32007总第27-28期TheBriefingNewsofResearchCenterforHistoryofChineseLanguageVol.27-2822汉桓帝之初,始到中夏.世高才悟机敏,一

4、闻能达.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语.於是宣释众经改胡为汉,出安般,守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及百六十品等.支谦,字恭明,一名越,大月支人也.祖父法度,以汉灵帝世,率国人数百归化,拜率善中郎将……十岁学书,同时学者皆伏其聪敏.十三学胡书,备通六国语.初桓灵世,支谦译出法典,有支亮纪明资学於谶.谦又受业於亮,博览经籍莫不究练.世间艺术,多所综习.其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精黄.时人为之语曰:支郎眼中黄,形体虽细是智囊.二者都是西域人,但安是直接来自西域,出家学佛,来中国传道.他是到中国之后才学会的汉语,虽然说"才悟机敏一闻

5、能达,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语",但汉语不是他的母语,汉语水准可能不会跟汉人一样好.支谦是祖父辈已经归化的西域人,从记述看,他的母语已经是汉语了,"十岁学书.同时学者皆伏其聪敏."只是他生活的圈子,可能还是归化的西域人为主,他们来到中国,生活在这裏就免不了要使用汉语,但是,原来的母语,可能仍然在部分人中间保留著,他们的语言也可能仍然是一种母语与汉语之间的一种中介语.如果不是生活在双语环境中就不可能"十三学胡书.备通六国语."晚期隋唐始,汉人出家者增多,开始有人学习梵文,并西行求法,玄奘可以算此类僧人的代表.《旧唐书

6、》卷一九一载:僧玄奘,姓陈氏,洛阳偃师人,大业末出家,……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在西域十七年,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目前大家作为中古文献主要研究的是唐代之前西域译者的作品,这些译者无论是像安世高一样来自西域的和尚,还是像支谦那样在中国出生的西域人后裔,母语或父祖辈的母语,以及生活环境对其影响都不能低估.大概也正是由於他们对自己的汉语没有足够的信心,所以才出现了复杂的译场制度,有人口授,有人翻译,有人辩论是否稳妥准确,有人润色辞藻字句.在这样一套运做之后,留下的是我们今天所见的汉译佛经.然而,他们要处理的是

7、一个从内容到形式都与汉语有巨大差别的系统,要把全部佛教思想用汉语表达出来,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在磨合的过程裏,他们努力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包括辞汇和句子,但还是常常要创造一些新的辞汇,造出不尽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句子.他们在努力的用汉语表达,但又不自觉的会带上母语的影响,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古译经.2007年第3-4期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No.3-4200723所以,对这些早期西域僧人译经,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特徵:1,中古译经是在汉语对话条件下出现的,主要是操其他语言的人学习汉语的结果;2,中古译

8、经是以汉语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结果,出现的梵文,巴利文影响,是在不完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干扰;3,中古译经是一种中介语,是母语和汉语之间的一种变体,作为语言学习者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中介语是指学习者在某一阶段所建立起来的目的语知识系统,既包含母语的特徵,也包含目的语特徵.它不稳固,是逐渐变化的,在不断的重组之中逐渐接近目的语.)晚期唐代以后,玄奘等本土僧人开始介入佛经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