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学作品,应抱持作者已死驳论

读文学作品,应抱持作者已死驳论

ID:46605456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读文学作品,应抱持作者已死驳论_第1页
读文学作品,应抱持作者已死驳论_第2页
读文学作品,应抱持作者已死驳论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文学作品,应抱持作者已死驳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文学作品,应报持作者已死的态度驳辩1.抱持作者未死的态度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第一层:难道作者已死的态度不能提高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了吗?同样是做一道题,看懂了参考答案之后解出题目和我自己经过独立思考解出了题目谁对我的解题能力提升更大呢?恐怕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对能力提升更大吧!第二层(为什么作者已死提升更大):抱持作者未死的态度,以作者对文本的解读为权威,了解的终究是一家之言。但是抱持作者已死的态度,我们不仅可以从不同维度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还能广泛地阅读相应的文学批评,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第三层(阅读的意义):阅

2、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只是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的意外收获。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在文学世界中的审美体验。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为目的,文学不知会丧失多少乐趣。2.作者未死的态度可以使我们与作者对话第一层:抱持作者已死的态度,我们不仅仅可以与作者对话,还可以与其他的文学评论家对话,在更广阔的视角上去阅读文学作品,3.作者已死的态度会使人们对作品没有敬畏之心,肆意的解读读文学作品。第一层:不论何种态度,对文本的尊重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前提。脱离文本的对文学作品的肆意解读抱持的恐怕既不是作者已死的态度也不是作者未死的态度。第

3、二层:即使解读是基于文本的,对文学的歪曲与作者已死还是作者未死没有关系。抱持作者未死的态度,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歪曲作者创作意图的方式来歪曲作品。对方辩友的论证不成立4.文本本身与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关系紧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只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可能,但在不同背景下,有不同需要的读者去阅读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同一文学作品结合不同的人生经历就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5.作者未死就是可以参考作者的意见,作者已死就是完全不能参照第一层:罗兰巴特提出的作者已死理论指的是作者在解释文本过程中不再处于中心地位。相应的,

4、作者未死的态度指的是作者处于解释文本的中心地位,但并不意味这完全否认作者的意义第二层:倘若作者已死的态度就是完全不受作者影响,那么这种状态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的。世界、作者、读者、文本是文学作品的四要素,缺一不可。因为文本是作者创作的,或多或少的会有作者的个人色彩,阅读过程中也很难不受影响。对方辩友这样的定义完全没有给我方论证空间6.权威的弊端第一层:不利于文本的挖掘。罗兰巴特认为,文本永远都是未完成的开放状态。也就是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阅读方法都有可能产生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作者不是全知全能的,他

5、们无法预见和想象这些解读,以作者为权威限制了对文本的挖掘第二层: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理解能力。三岁和三十岁读西游记,阅读的目的一样吗?粗暴的将作者意图作为权威,无视了读者本身的差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