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学音乐识谱的重要性

谈中小学音乐识谱的重要性

ID:46605895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谈中小学音乐识谱的重要性_第1页
谈中小学音乐识谱的重要性_第2页
谈中小学音乐识谱的重要性_第3页
谈中小学音乐识谱的重要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中小学音乐识谱的重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谈中小学音乐识谱的重要性  不少中小学生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让他唱曲谱却感到困难,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数年前笔者在一次听初中一年级的音乐课时,看到教师先唱do-re-mi,让学生自己接着唱:mi-re-do,全班学生竟然都唱不准这三个音。这使我感到惊讶。后来,对一所中学两个初三毕业班学生逐个进行视唱能力的测验中,发现能够用唱名唱准C大音阶(从do到高音do八个音)的学生的比例甚低。同样,对多所中学的数百名初中学生的视唱能力测验中,也得到“大部分中学生不能唱准C大调音阶

2、”的测量结果(当然,这不能说明所有的学校和班级都是这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中学生连音阶还唱不准呢?显然,这不可能达到能够“视唱简单的乐谱”的要求。  一、识谱教学中学生用“唱名”来唱曲调的重要性  如果从心理的角度对识谱(视唱)的过程(主要是音高的训练)进行分析,视唱有三个心理过程:第一是视觉反应的过程,即用眼看乐谱(识别音符)的过程;第二是听觉反应的过程,即从听觉的印象中“检索”出相应的音高的过程;第三是动作反应的过程,即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的过程。当然,这是我们对视唱过程的心理分

3、析,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不能分开的过程。  二、学生普遍缺乏“唱名音程感”的原因  现代学生的音乐经验的获得,大部分在音乐课之外。从幼儿开始,在家庭、在校内外各种场合,他们听过大量的音乐,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经验,建立起对音乐各种要素的听觉印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听到的音乐是歌唱声和乐器声,除了在音乐课上,几乎接触不到“唱名”。如果在音乐课上我们很少进行“唱名”的练习,那么,学生们不掌握“唱名音程感”就是很自然的。学生普遍缺乏“唱名音程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音乐教学中用“唱名”进行歌唱的练习不够。我

4、们的音乐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唱名音程感”的训练,以使学生打好识谱技能的基础。这一点,对学习线谱或简谱来说是完全一样的。  三、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好方法  练习使用唱名,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结合歌唱等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的方法;另一种是专门训练的方法,即使用听音(听辨)、视唱(视唱练习曲)的方法。对于普通音乐教育的中小学音乐课来说,主要是采用结合音乐实践活动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学习唱歌、演奏器乐等过程中,进行“唱名”练习。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地进行“唱名音程感”的训练,这是一种自然的、

5、符合儿童特点的方法,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专门训练的方法,因为它容易变成枯燥的、机械的技术操练,学生没有兴趣,效果也不会好。即使稍作一点短时间的专门练习,也必须带有游戏性,以保持兴趣为前提。  四、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期  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唱名音程感”训练的时候,不必使用乐谱。因为,不用乐谱只用听唱的方法学习“唱名”,减少了学习识谱的难度,使儿童集中于听觉方面的学习(充分利用最佳期),识谱的视觉反应训练,留待以后(中年级开始)逐步进行。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  五、各年级唱歌教

6、学中都要注意“多唱歌谱”  在低年级没有牢固地建立“唱名音程感”的班级,在中、高年级,初中阶段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结合唱歌教学等,有意识地进行“多唱唱名”的“唱名音程感”训练。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必要的“补课”。这种“补课”训练同样必须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中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与小学生不同,但也不能采用成人的、专业的那套方法。在许多中学音乐教学中,忽视青少年的特点,采用成人化的、专业化的方法我们应注意避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