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象调查研究——以A公司为例

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象调查研究——以A公司为例

ID:46605967

大小:528.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象调查研究——以A公司为例_第1页
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象调查研究——以A公司为例_第2页
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象调查研究——以A公司为例_第3页
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象调查研究——以A公司为例_第4页
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象调查研究——以A公司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象调查研究——以A公司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企业员工——以A公司为例●石郑“过劳"现象调查研究内容摘要为了解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状及影响后果,随机选取A公司225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本次调研数据,进行变量间的简单交叉分析。研究发现,在相同工作时间下,劳务派遣制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正式员工;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企业员工对薪酬福利结构的满意度呈现出降低趋势。为缓解建筑业“过劳”现象,在总结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缓解建筑业“过劳”现象的若干对策。关键词“过劳”现象建筑业对策过度劳动现象发端于19世纪欧美国家工业化进程之中,“血汗工厂”是那个时期的真实写照。为了生计,失地农民

2、被迫远离家乡进城务工,雇佣童工及过度劳动现象相当普遍,但是,那时并没有“过劳”这一专业术语。“过劳”一词的出现则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如何阐释“过劳”一词?根据日本中央大学齐藤良夫教授的解释,“过劳”是指“由于劳动产生的疲劳不能包含睡眠在内的休息得到恢复的状态”。一般来讲,“过劳”的直接后果是“过劳死”,是较高的生命代价,对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过劳死亡人数达到60万,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因此,“过劳”问题应当引起每个国民的高度重视,“拼命三郎”式的工作状态亟需改变,对中国“过劳”问题研究也亟

3、需加强。近年来,中国“过劳死”现象屡见于媒体报道,2010年发生于富士康的“十三连跳”、2011年普华永道名校女硕士猝死事件、2012年歼一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殉职事件及2015年36岁清华IT硕士毕业生马桶猝死事件等,这些猝然长逝的鲜活生命无不挑战着公众的敏感神经,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渐渐关注到了日益严峻的“过劳死”现象。然而,当前中国鲜有学者对过劳研究进行深入研究,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中心主任杨河清教授多次呼吁,“我国过劳问题严重,亟须加强研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企业职

4、工来自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在企业中,职工为了获得更好地升迁机会,工作强度很大,加班成为很多企业职工的家常便饭。在家庭中,随着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来自家庭养老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除此之外,工作族还有抚养子女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适当疏解,极容易导致“过劳”现象。石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电子邮箱:出面髓静l&固163.com。劳动关系{LABORRELATION研究背景及概况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企业员工自身具有诸多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流动性强、工

5、作风险高、劳资关系较为紧张、工资收入水平较低等。我们应当看到的是,以往学者对建筑企业员工的研究更多地是关注建筑劳务工人(或称农民工),并对建筑劳务工人的相关研究发展到较高层次。沈原、周潇将社会学中的“关系”概念运用到建筑工人的劳动过程中,由于建筑工人来源的地域性和宗族性特点,在建筑工地上存在诸如朋友、亲戚、老乡等各种关系,容易形成“关系霸权”。关系霸权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政体,维系了建筑工地日常生产需要,维护了正常生产秩序(沈原、闻翔,2014)。鉴于建筑工人普遍的欠薪现象,有学者聚焦于农民工欠薪研究,指出“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在欠薪机制形成中的

6、重要性。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民公社制导致第一代农民工具有日常记工、年底结算的习惯,这就导致建筑业欠薪规则的确立(亓昕,2011)。亓昕(2012)还关注建筑劳务工人社会认同研究,她认为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他们所处的城市经历和处境关系密切,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会带来三种结果,即对农村的依赖和对城市的二元忠诚、与所在城市人的社区隔离、社会保障与劳动合同的缺失。同时,她认为地缘和亲缘关系影响包工队的组织过程和劳动过程,也影响农民工的群体认同的形成。有学者注意到建筑业工人高发的尘肺病现象,建议做好尘肺病的排查和诊疗工作,加强劳动保护的监管,强制签订劳动合同,确认

7、工人的劳动关系(沈原等,2010)。综上,当前中国学术界对建筑劳务工人研究较为深入,但是,对建筑企业管理人员(本文指建筑总承包管理人员,而非指劳务分包企业管理人员和建筑劳务工人)的研究并不多见,对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专门的“过劳”现象研究更为罕见。建筑业由于工期紧张等客观原因,企业员工超时加班现象非常普遍,这对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过劳”现象的存在会诱发一系列负面结果,比如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等。但是,通过查阅已有的研究文献看,鲜有学者对建筑业“过劳”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仅在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提及“过劳”现象,缺乏

8、细致深入的专门研究。有鉴于此,研究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过劳”现象具有开拓性意义。二、中国员工“过劳"现状综述由于建筑业是中国产业布局的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