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及CIK抗肿瘤作用探究进展

DC及CIK抗肿瘤作用探究进展

ID:46611102

大小:7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6

DC及CIK抗肿瘤作用探究进展_第1页
DC及CIK抗肿瘤作用探究进展_第2页
DC及CIK抗肿瘤作用探究进展_第3页
DC及CIK抗肿瘤作用探究进展_第4页
DC及CIK抗肿瘤作用探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DC及CIK抗肿瘤作用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DC及CIK抗肿瘤作用探究进展【摘要】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已知的效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可有效的刺激幼稚T细胞活化和诱导特异的抗原免疫反应,从而将先天和获得性免疫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免疫反应的始动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是由IL-2、IFN-v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肿瘤疫苗;免疫治疗1973

2、年Steinman和Cohn首次发现DC,因其表面的指状突起称其为树突状细胞。DC已被证明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大的APC。它可有效的诱导静止T细胞增值和应答,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s,CTL)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生成,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启动者和参与者[lloCIK细胞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与CD3mAb共同培养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2]。CIK具有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活性。将具有高效杀伤活性的CIK细胞和具有强大肿瘤抗原递呈能力的DC联合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有助于解除肿瘤患者T

3、细胞免疫无能,起到抗肿瘤作用[3]。1DC在抗肿瘤中的作用骨髓中的DC前体细胞释放至外周血后迁移到外周非淋巴组织,具有很强的抗原摄取能力,能有效的捕获、加工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在此过程中DC的表面标志及功能发生改变,共刺激分子CD80、CD86等表达水平增高,捕获抗原的能力降低,抗原提呈能力明显增强,成为成熟DCo成熟DC高表达MHCI、MHCII类分子,分别与捕获加工的内源和外源性抗原结合形成抗原肽复合物,在DC表面表达,提呈给T细胞,共刺激分子与其配体结合,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并与T细胞受体接受的抗原第一信号共同作用,刺激T细胞活化,从而启动CTL反应和

4、CD4+Thl反应[4]。肿瘤的发生与DC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缺陷关系密切。2005年Y订mazT等[5]发现,患者体内的DC数量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周围浸润呈负相关。主要原因在于:肿瘤细胞直接接触DC抑制其成熟;肿瘤细胞释放多种影响DC成熟和功能的细胞因子,如VEGF、IL-10等;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减弱,MHC类分子表达异常,DC缺乏共刺激因子的表达,致使T细胞不能被激活,最终导致了免疫耐受和肿瘤免疫逃逸。2DC的培养及疫苗类型当前多用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M-CSF和IL-4等诱导培养成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成熟DCoDauerM等[6]报道,用常规细胞因子组合培养外周血

5、CD144-细胞,48h后便可成功获得成熟DC。此法获得的DC与常规方法所得到的DC具有同样的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分子的表达百分率相似,且缩短了培养时间,减少了培养体系污染几率,并避免反复冻存对细胞的影响,同时减少费用,具有未来研究和治疗应用的使用价值⑺。目前在临床应用的DC疫苗主要有:①肿瘤全细胞抗原负载的DC疫苗,用肿瘤细胞裂解物、凋亡肿瘤细胞及活细胞等方法,使DC负载多价肿瘤抗原,避免了呈递单一抗原导致的免疫逃逸,但是此法有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险;②肿瘤抗原肽负载的DC疫苗,能诱导具有肿瘤抗原特异性性的免疫反应;③肿瘤细胞RNA、DNA负载的DC疫苗,可持续

6、的将肿瘤抗原表位表达于DC表面,有效的激活T细胞产生抗肿瘤效应。但目前已知的抗原决定簇不多,使得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④DC与CIK细胞联合应用,2005年张锦英等[8]研究抗原负载的DC联合CIK治疗晚期胃癌的结果显示,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机体免疫功能得到了改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进一步证实了DC与CIK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1CIK的生物特性Schmidt-wolf等[9]于1991年首次发现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加入IFN-Y>IL-2和CD3mAb,可培养出大量CD3和CD56双阳性T细胞,是非MHC限制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10],兼具有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

7、活性和NK细胞的非限制性杀瘤活性,称其为CIK。T细胞可分为Thl和Th2类细胞,Thl类细胞因子的主要作用为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Th2类细胞因子则主要对体液免疫起作用[llloCIK细胞经培养后可分泌大量的Thl类细胞因子[12],如IL-2,IFN-V及IL-12,可调节体内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以促进肿瘤细胞对CIK杀伤作用的敏感性;CIK可通过上调肿瘤细胞的MHC分子及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激活肿瘤特异性CTL、自然杀伤细胞等,起到间接杀瘤作用。CIK还参与肿瘤细胞的凋亡,Cooper等[13]的研究显示,培养的CIK细胞表面表达的Fas-L(fas配体)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